—— 战国初期军事家 吴起 《吴子·治兵》
战国·吴起《吴子·治兵》。
必死:抱定牺牲的决心。幸生:企图侥幸苟存。这两句大意是:抱定牺牲的决心,则有可能存活下来;企图侥幸苟活,则难免丧命。
此二句是谈生与死的辩证关系。作者认为:在战争中抱定牺牲的决心,心中没有顾忌,与敌人决一死战,就会一夫拼命,万夫难当,有可能获胜。而企图侥幸苛活,畏首畏尾,顾虑重重,不敢冲锋陷阵,反倒会失败送命。此名句说明决战时应力求克敌制胜,不应考虑个人安危。若心存杂念.则必败无疑。
更多 吴起经典语句
战国·吴起《吴子·图国》。这两句大意是:夺取胜利容易,巩固胜利成果困难。常言说: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因为在夺取胜利之前,人都有股闯劲,有股拼劲,有奋斗的目标。在夺取胜利之后,则往往丧失前进的动力,在没有奋斗的目标,甚至思想保守,或沉湎于安逸享受之中.久而久之,安能不败?因此,守胜远比夺取胜利难得多。以此二句说明要重视守业,十分恰切。
《吴子·图国》战国·吴起《吴子·图国》。进死:前进而牺牲。退生:后退而获生。这两句大意是:以前进而牺牲为光荣,以后退而获生为耻辱。此二句意在培养战士们的荣誉感。此处的进死,应指战士冲锋陷阵,英勇杀敌而壮烈牺牲;此处的退生,应指战士临阵逃脱,畏敌如虎而苛且偷生,不能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战士的前进或后退。可引以激励战士奋勇前进,义无反顾。
《吴子·图国》战国·吴起《吴子·料敌》。趋:攻击。危:指要害之处。本句大意是:用兵作战时必须审时度势,了解敌人的虚实,打击敌人的要害之处。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作战用兵必须对敌人有充分地了解,知道敌人的兵力部署,守将的特点,粮草的多寡,士气的高低等等,然后避实就虚,打击敌人的要害部位和薄弱环节,争取一举获胜。这句说明对敌作战应作好侦察工作,掌握敌人的虚实,以求一举获胜。
《吴子·料敌》战国·吴起《吴子·治兵》。狐疑:多疑不决。这几句大意是:用兵最大的危害,就是拿不定主意;给三军带来灾难的,是多疑不决。“兵之情主速”,用兵之忌,在于犹豫迟疑。“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千载难逢的良机可能转眼即逝,如不果断作出决定,不仅会后悔莫及,甚至会导致全军覆没。这一观点也可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商业等领域,在今天信息时代尤为如此。
《吴子·治兵》陈:同“阵”。国内不和睦不能出兵,军内不和睦不能交战。
《吴子·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