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 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襄公十一年》

名言解释: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

这几句大意是:处于安全环境时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险,考虑到危险就会有所准备,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这几句常省作“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具有深广的警戒意义,无论对治国、理家或其他事业都适用,因而广为人们称引。

更多 左丘明经典语句

1.从善如流。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八年》。从:跟随。善:正确的。如流:如顺流而下,比喻快。本句大意是:听从正确的意见象流水一样快。这句已成习见的成语,在生活中使用率高,比喻能很快地接受别人好的意见,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和建议。

《左传·成公八年》
2.吉凶由人。《左传》
3.私仇不及公。

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五年》。本句大意是:私人之间的仇恨不涉及公家的事。~,这是处理公私矛盾的一条准则。不能因为个人之间的恩怨仇隙而置公家的利益于不顾仗官依势,挟私报复。本句多用于处理公与私的关系。

《左传·哀公五年》
4.不以寡犯众。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寡:少。犯:触犯。本句大意是:不拿少数的力量去触犯众多的力量。在一个国家中。统治者总是其占极少数,而人民则总是占绝大多数。统治者要求得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自身的长远统治,就不可触犯人民大众的利益。以少犯多,不会有好结果。本句可用于说明统治者不可触犯人民大众的利益,也可用于说明一般人之问不可以少数触犯众人的怨怒,还可用于说明在战争中力量悬殊时,不可冒然以少数力量与众多敌人相抗。

《左传·僖公五年》
5.好学而不贰。《左传》

更多 关于居安思危的经典语句

1.图匮于丰,防俭于逸。

晋·潘岳《藉口赋》。图:考虑,谋划。匮(kui溃):缺乏,不足。俭:贫乏,穷困。逸(yi易):安乐。这两句大意是:在丰年富裕之时,就要考虑、图谋可能出现的匿乏不足;在安闲逸乐之时,就要提防以后的穷困贫乏。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们不应满足于一时的富足与安乐,而应居安思危,作长远的打算,才能防备“乐极生悲”。这两句就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可用于论述节俭、积蓄的重要作用,也可用以说明人在顺境时,要考虑以后可能遇到的困难。

西晋文学家 潘岳 《藉口赋》
2.居高思危,盛满戒溢。唐代政治家 魏徵
3.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唐代政治家 魏徵
4.治不忘乱,安不忘危。

汉·扬雄《冀州箴》。这两句大意是:安定时不忘记动乱,平安时不忘记危险。处在平安稳定的环境里,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危险。不忘记,才能有所准备;有所准备,才能够防止阻难和危险的出现。这两句用于表示要居安思危,提高警惕,预防祸患。

西汉学者 扬雄 《冀州箴》
5.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周易·既济》。患:祸害。豫:通“预”,预先。本句大意是:君子总是想着可能发生的祸害,预先作出防范。对于祸害,如果预先能够想到,能够作出防备,就能加以杜绝,或在祸害发生时采取应变措施比较顺利地克服它。否则,祸害突然降临,仓促应付,后果便不可设想。所以明智的人都能居安思危,顺时忧逆。本句可用以说明平安时就要预防祸患的道理。

《周易》 《周易·既济》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