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唐朝诗人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名言解释:

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大漠:沙漠。燕(yān烟)山: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这两句大意是:平沙万里,在月光照射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如钩的弯月挂在高空。

诗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这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却也是英雄用武之地,李贺正是在这首诗中抒写了自己立功异域的渴望。可用来描写西北边塞月下大漠的凛冽气象。

更多 李贺经典语句

1.寻章摘句老雕虫。

唐·李贺《南园》。寻章摘句:指写诗作文时从典籍中寻找典故,摘取词句。老:作动词用,有“终老”的意思。雕虫:雕虫小技,比喻文人雕辞琢句,含有讥刺之意。杨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本句大意是:终年寻章摘句,在雕虫小技中消磨岁月,逐渐变得衰老。这是作者自嘲之辞。他对自己虽能诗善文却难于为国效力发出感慨,流露了弃文就武的意愿。今天可用来形容那种写作时只知钻在故纸堆中进行东拼西凑的人;也可用以自嘲,表示从事文字工作不为社会所重。

《南园》
2.酒酣喝月使倒行。

李贺《秦王饮酒》。酒酣:酒兴正浓,喝得畅快。喝(hè赫):喝令。本句大意是:彻夜饮酒,酒兴正浓,为了不使白昼到来,便喝令月亮倒行,以便继续畅饮。这里描写秦始皇饮酒作乐的情形,写他为了尽情享乐,竟然喝令月亮倒行,让时间逆转,一个暴戾专横的封建帝王形象跃然纸上。今天使用这条诗句,既可正用其意,表现某人倒行逆施的狂妄情形,也可摈除其中的贬义,用来描写某人饮酒时醉态可掬的情形,或表现某人回转乾坤的豪迈气魄。

《秦王饮酒》
3.雄鸡一声天下白。

唐·李贺《致酒行》。本句大意是:随着雄鸡的一声啼叫,普天之下大放光明。雄鸡报晓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这句诗的重点在后三个字,说明在“雄鸡一声”以后,漫漫长夜就会被光明的白昼所替代。在原诗中,李贺作为一个年轻的失意文人,以此表示改变处境的热望。现在人们引用时则常赋予更明显的政治意义,表明黑暗的年代已经过去,光明的现实已经到来。

《致酒行》
4.桃花乱落如红雨。

李贺《将进酒》。本句大意是:桃花败时,落英缤纷,如降红雨。此句写暮春时节桃花飘落的景象。桃花,盛开时鲜艳明丽,引人注目;败落时片片花瓣随风飘舞,如降红雨,如铺红毡,也别有一番风光。句中“乱”字写落英缤纷之状,“雨”字喻凌空飘落之态,用词精当,比喻确切,描写落花可作借鉴。

《将进酒》
5.东风方来满眼春。

更多 关于山的经典语句

1.愚公移山。

《列子·汤问》里的一篇文章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不怕困难。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 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后因感动天帝,所以天帝命大力神的两个儿子搬走两座山。比喻只要有毅力就可以成功。

战国思想家 列子 《列子·汤问》
2.有眼不识泰山。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泰山:山名。古时候的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受敬仰的人或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本句大意是长着眼睛竟然不认识泰山。此句比喻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多用来说自己眼力差,也用来说别人没有眼力,认不出有名望的人。

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
3.登泰山而小天下。

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本句大意是:登上了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小了。孟子的原话是:“孔子登东山(指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而小鲁,~,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现在常用这句话比喻站得高就能看得远;或说明见识多、阅历广的人眼界就高,对一般事物看不上眼。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尽心上》
4.文似看山不喜平。

清·袁枚《李觉出身传评语》写出来的文章要象山一样起起伏伏,不要平淡无味,要写出点波澜,写出点曲折,那才吸引人

清代诗人 袁枚 《李觉出身传评语》
5.人心齐,泰山移。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