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史记》
作者:司马迁
司马迁简介: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史记》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大全
见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叫“韦编”。韦,熟牛皮。三:多次。绝:断。本句大意是:翻来覆去地阔读,竞使编联竹简的牛皮绳断了好多次。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读《易》,~。”后来人们就把~用以形容读书十分勤奋,把书读烂了多少回。~的治学精神,至今仍是可以效法的。
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本句大意是:气得头发都直竖起来,简直要把帽子都冲掉了。这是司马迁记载的“完壁归赵”故事中的一个片断。赵国得到了和氏壁,秦诈称愿以十五城换璧。慑于秦的淫威,赵国使蔺相如持壁出使秦国。相如见秦王得璧而无意予城,诈称璧有瑕疵,要指给秦王看。然后持壁退到宫柱前,~,秦王怕撞碎玉璧,只好让步。此句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人的盛怒,与“头发上指”有异曲同工之妙,成为后世表现盛怒的习用词语,并逐渐演化成“怒发冲冠”的成语,在诗词和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
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指最重要,最根本的依靠。此句又作“民以食为天”(见班固《汉书·郦食其传》),本句大意是:老百姓把吃饭作为最要紧的事。活着就得吃饭,食物是维持人们生命的最重要、最根本的生活资料,须臾不可缺少,故此句把它喻为天。可供强调农业生产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时引用,也可用于说明饮食对于人的重要性。
汉·司马迁《史记·汲黯列传》。本句大意是:后来的人超过了先前的人。这本是大臣汲黯对汉武帝说的一句话。汲黯反对任用张汤一类酷吏,然而,这些人很快便荣升高位。汲黯不满,进谏武帝说:“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皇帝陛下用人就好像是堆柴禾,先来的在下边,后来的反倒在上边;而其本意却是指新人提拔太快,职位反而在旧有的人之上。这句话说得很形象,也很生动,后人便经常引用,但引用的角度变了。它不是用来表示不满和反对后来者超越前人,相反,却成了赞许、支持与肯定后来者超越前人的俗语。
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列传》。期期:模写口吃时打结的声音。本句大意是:我认为这样做不可以。汉初,汾阴侯周昌口吃。一次,高祖刘邦欲废太子,另立幼子如意。周昌争辩说:“臣口不能言,然臣~。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诏。”刘邦听了,欣然而笑,终于没有废太子。此句运用记实的手法,状写人物口吃时的语言、形貌,饶有兴味,使人物形神毕肖,如在目前,故为后世史家所模仿。《世说新语》记三国战将邓艾口吃,语称艾艾,便是一例。由于期期与艾艾表现口吃,形象、准确、生动、传神,后世将二者合一,深化为成语“期期艾艾”,以表现人的口吃或答对时的吞吞吐吐。
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彼:指秦始皇。本句大意是:他那煊赫的帝位是可以替代的啊。《史记》记载案始皇南巡时,项羽目睹了他不可一世的排场,非但不钦佩.反而说了~这样的话。此句脱口而出,不加掩饰.既表现了项羽的凌云壮志,又表现出人物的率直纯真,一句话六个字便塑造出项羽这个才气过人、英勇豪爽的少年英雄的形象。这种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也是今天写作应遵循的原则。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条后来意义扩大,常常用以表现乙可代甲。
汉·司马迁《史记·孔干世家》。累累:瘦瘠疲惫的样子。本句大意是:神情憔悴颓丧,像无家可归的狗。这一故事的原文是:“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睡以下不及禹三寸,~。’于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此段描绘孔子的肖像,形象而生动;孔子的话幽默风趣,如见其人。~以比喻的手法写寒士的神情,十分生动形象,故后来演化为常用俗语“丧家狗”、“丧家犬’等,以之比喻贫穷落拓、无家可归的人。至于鲁迅笔下痛斥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则是带有某种政治色彩的讥嘲语,用来指斥三十年代卖身投靠的无耻文人,可见其使用方法是较灵活的。
议·司马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引古谚。这两句大意是:应当采取果断行动时没有果断采取,贻误了时机,反而会遭受到祸乱。在需要下决心、作决断时,必须坚央果断,来不得半点迟疑和犹豫,否则定会贻误时机,给战争或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在历史上,犹豫不决.多谋寡断而垫于导致身破名裂的例子屡见不鲜。古代流行的~的谚语,就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这十谚语在许多种古籍中出现,也为当代出土的文物所证实,可见古人已对它高度重视。
见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铄(shuò朔)金:熔化金属。积毁:毁谤积聚得多了。销骨:烧掉骨头,指把人毁灭。进两句大意是:众口一词,能把金石熔化;多次诽谤,能把人才毁灭。物体之坚,以金石为最,而众口一词,能使金石熔化,可见舆论力量的巨大。恶毒的毁谤,开始人们可能还不会相信,但重复的次数多了,便会蛊惑人心,即使再正直的人也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压上沉重的精神负担,不是自行垮掉.就是祸害加身而被毁灭,可见毁谤之恶毒。这两句为了说明舆论力量之大。以“铄金”﹑“销骨世行夸张,为了说明。积毁销骨”之义,又以“众口铄金”作比兴,使道理浅显而易明。这些方法都值得学习,也可以直接用这两句说明毁谤为害之烈。
见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重(chǒng虫):重叠,此处引申为并拢的意思。这句大意是:两脚并拢站立,不敢迈步前进;斜着眼睛偷窥,不敢正眼观看。汉武帝起用酷吏张汤更定刑律法令。主爵都尉汲黯反对说,一定要按照张汤的苛法行事,将使天下人路也不敢走,眼也不敢看了。此句以人的动作、表情表现人的恐惧心理,形象地反映出苛政的弊端及危害,比喻巧妙、生动,成为后世批评苛政习用的名句。“侧目而视”已成为成语,刻画一种畏惧而又愤恨的表情。
见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与:给。这两句大意是:人们舍弃不干的,我干;人们需要什么,我想办法给予满足。这两句以精练的语言,阐述了商品生产和经营的一条重要原则:既要注意供求关系的变化,又要注意市场信息。因为由于大部分人舍弃不干,必然会导致某些商品缺货,供不应求,所以生产、经营这些商品就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经营什么,才能有利可图。可用于说明在商品生产和经营中,既要目光深远,又要见机而行;也可用于概括某些从事商品经营者成功的秘诀。
见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置:任用。涂地:指肝脑流在地上,形容惨败。这两句大意是:任用将领不当,便会导致肝脑涂地,一败不可收拾。常言道: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周为将领是军队的首脑,是灵魂,“将失一令而军破身亡”,因而择将必须慎之又慎。战国时赵孝成王拜赵括为将,赵括只知纸上淡兵,毫无实际经验,与秦兵交战时,中计被围,自己被射杀,四十余万将士降后被坑杀,从此赵国一蹶不振。可见择将必须小心谨慎。此二句说明择将的重要性。
见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安:怎么。鸿鹄:天鹅。本句大意是:小小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啊!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少怀大志,不为人知.面对同耕者的嘲笑,乃以鸿鹄自比发此感叹,这一比喻既照顾到了人物的身份,又注意到了说话的环境;既抒发了人物的雄心壮志,又无傲人傲世之嫌,情感深沉豪放,个性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汉·司马迁《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头会(kuài侩):按每家人头数收谷。箕敛;像簸箕一样收敛,极言收敛民财之多。这两句大意是:按每家人头教收谷,像簸箕棒聚敛民财,穷授搜刮以供军费之需。秦末,陈涉起义抗秦,为壮大起义军势力,陈涉部下武臣等到河北诸县号召当地豪杰起兵这两句是武臣等到河北游说时揭露秦朝苛政的话,“秦为乱政虐刑以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后人就以“头会箕敛”(《淮南子·汜论训》作“头会箕赋”)形容为政苛酷,收敛赋税苛重繁多。
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眦(zì自):上下眼睑的结合处。靠近鼻子的叫内眦,靠近两鬓的叫外眦。这两句大意是:怒气冲天,头发都气得竖直了,双眼圆瞪,眼眶都要裂开了。此名句说的是鸿门宴上项羽的谋士范曾指使项庄舞剑,欲刺杀刘邦,情况紧急,张良唤刘邦的参乘樊哙闯帐,樊哙“瞋目视项王,~”,并讲了一番秦因残暴而失天下的道理,暗示项羽不要重蹈覆辙,从而使刘邦化险为夷。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正面描写人物怒气冲天的形象,是生动而成功的古典形象描写之一。后代常以“发指’或“令人发指”来形容愤怒到极点的样子,其出典即源于此。
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这两句大意是:喜好学习并能深入地思考,心中领会其中的意义。《史记·五帝本纪》太史公题赞:“《书》缺有问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意思是说:“《古文尚书》关于黄帝的传说缺失已经很久了,但黄帝散佚之事却时时旁见于其他记述中。不是喜爱学习并能深入思考的人,很难领会其中的意义,更难于向见识短浅、孤陋寡闻的人论说。”正由于此,司马迁根据古文和诸子的论列,编撰了《五帝本纪》。现在~常用于表述在学习、研究过程中深入思考的重要性。
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景:积累。垂堂:靠近屋檐处。这两句大意是:即使是家有万贯,其富无比,也保不定会遇到屋檐上掉下瓦片伤人的危险,因此要小心谨慎,不要坐在屋檐下。这是司马相如为劝戒武帝而引用俗语打比方。他曾跟随汉武帝到长杨宫苑囿射猎。当时,武帝喜欢单独搏击野猪、熊、虎等猛兽。司马相如怕武帝遇到不测.上疏劝谆.其中借用这一当时流行的俗语说明防患于未然的道理。此句以假设的方法打比方,讲道理,具有警世约行的意义。今天仍有人在杂文等文学形式中使用它来阐明谨慎行事,防微杜渐的道理。其中所包含的富人生命特别足贵的思想不足取。
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引古逸诗。兴:兴旺。崩:崩溃。这两句大意是:得到人们的拥护和支持就兴旺,失去人们的拥护和支持就败亡。这两句用于说明国家和政权的兴衰良定于人心的向背,即得人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