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名言

16.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

清·龚鼎孽《百嘉村见梅花》。疏影:指梅花。这两句大意是:流落天涯的游子,黄昏时只有梅花相伴,听到高楼飞出的玉笛声,更愁思无限,只好独自掩门不听。在天涯的一角,黄昏时的梅花挺着她稀疏的清姿,是那样的幽静,那样的高洁,又是那样的孤独。流落天涯的游子黄昏时有梅花相伴,感到了气质上的相通;那高楼上飞出的悠悠笛声使他不堪卒听,而独自掩门则显得更加孤寂。两句诗写尽了梅花的孤芳与游子的寂寞。诗句全以景物的气氛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学习此种以环境写心境的手法,也可直接用诗句写梅花之幽姿,写游子之孤寂。

清代诗人 龚鼎孳 《百嘉村见梅花》
17.鸟近黄昏皆绕树,人当岁暮定思乡。

清·崔岱齐《岁暮送戴衣闻还苕溪》。这两句大意是:鸟儿到了将近黄昏的时侯都要绕树而飞准备归巢,人到了年终岁暮的时候必定会起思乡之情。诗句以黄昏而鸟归巢,来比兴岁暮而人思乡,抒发鸟尚恋巢,人更思家的心情。这种以鸟兽的生活规律来比兴人的心境的方法值得学习,也可直接用来表达岁暮思乡之情。

清代官员 崔岱齐 《岁暮送戴衣闻还苕溪》
18.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见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去:离开。紫台:汉宫殿名,即紫宫。朔漠:北方的大沙漠。青冢:昭君墓,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境内。这两句大意是:王昭君离汉和亲,西域到处都是茫茫的沙漠;死后身葬异地,只有一座孤坟,在落日的余辉中更显凄凉。这两句诗可用于描写西域风光,也可用来咏叹昭君事迹。

唐代诗人 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
19.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
20.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叶剑英
21.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22.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朱自清
23.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横(hèng):狂暴。这几句大意是:暮春三月,狂风暴雨催促着春天离开人间;黄昏时分重门紧闭,也无法把春天匆匆归去的脚步留住。这几句写抒情主人公伤春惜春的心情。时届暮春,本来已是春归时节,一场风雨,更把春光扫落殆尽。那紧闭的重门可以阻挡人们出入,却挡不住春天归去。这里前二句为写景之笔,有节令,有时刻,有气候,有景物,画面十分鲜明:末句写主人公千方百计想把春天留住,却又无计可施,抒情色彩非常强烈。这几句情景交融,形象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心理刻画,使词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蝶恋花》
24.不要贬低黄昏,黄昏同清晨一样是成就事业的时间。 天雄
2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元夜:即元宵节,从唐代开始就有观灯闸夜的风俗,又称“灯节”。这两句大意是:月儿爬上来柳梢头,情人约会在黄昏后。过两句写青年男女趁着元宵佳节进行幽会。在禁锢森严的封建时代,这实在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因此爱情也显得特别甜蜜。“月上柳梢头”写幽会的时问和环境。明月初上柳梢,这对情人就迫不及待地相会了,显然,这是一个幽僻的去处,不在人众稠密的闹市,他们的目的也不在相约观灯。那十五的圆月,象征着他们美满的爱情;摇曳的柳丝,在古代诗词中也往往与爱情相连,南宋吴文英的《风人松》词就有“一丝柳,一寸柔情”的名句。在这明月朗照、柳丝轻拂的黄昏,这对难得相会的情人有多少柔情蜜意啊!词句虽未涉及他们相会的情景,但在月、柳、人交相融合的温馨境界里,人的情意已经不言而喻。这两句词富有民歌风味。语言通俗而又含蓄隽永,后来成为人们描写男女幽会的习用语。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生查子》
26.心思中的猜疑有如鸟中的蝙蝠,他们永远是在黄昏里飞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 培根
27.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次第:情形,景况。了(1iǎo):完毕,了结。这几句大意是:在昏黄的暮色中,那点点滴滴的细雨,不停地敲打着梧桐叶。这种情景,一个简简单单的“愁”字怎能了结!这几句是全词的结尾。国破家亡的女词人孤孤单单地独自守着窗儿,好不容易从白昼捱到黄昏,偏偏秋雨又点点滴滴下个不停,在浓重的暮色中敲打着梧桐叶,也敲打着女主人公破碎的心。这种凄凉寂寞的景况实在使她难以忍受,她从心底爆发出一声痛苦的呼喊:此情此景,一个“愁”字怎能包容得了啊!词至此嘎然而止,这一声发自肺腑的呼喊,却使千载以下的读者为之揪心动容,这是极有名的以环境氨围衬托愁情的句子。这里的梧桐、细雨,是景语也是情语,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宋代女词人 李清照 《声声慢》
28.断肠人在阑干角。山远水远人远,音信难托。这滋味、黄昏又恶。

宋·柳永《凤凰阁》[匆匆相见]。阑干:同栏杆。又恶:更坏。这几句大意是:断肠的人儿倚在栏杆的一角,遥想山远水远人也离得远,要托人捎封信也是那么难。这滋味,这情绪,到黄昏的时候更坏。这首词写一个“肌肤如削”、“相思成病”的女子对情人的思念。由于对方“相违旧约”,她已经心碎肠断。此时,她正独倚在栏杆角上凝望远方。想给薄情人捎封书信,可是“山远水远人远,音信难托”。这里连用三个“远”字,以“山远水远”衬托“人远”,意象十分鲜明。由于遥望不见,音信难托,加上对方“恩情太薄”,断肠人心中苦涩、辛酸的滋味可以想见。到了黄昏,这种滋味变得更加恶劣。因为黄昏时分,暮色苍茫,断肠人遥望终日,远人返回的希望又一次破灭,在暮色笼罩下,心情自然更加暗淡;加上日落西山,飞鸟投林,牛羊入圈,人们返家,而自己的情人却无影无踪,两相对照,断肠人自然心情更恶。这几句词语言浅近,情思无穷。柳永善于提炼民间语言入词,使自己的作品雅俗共赏,由此可见一斑。

北宋词人 柳永 《凤凰阁》
29.江水奔流长又卷夕阳映树红万片握你的手如握晚风凭黄昏任驱遣。中国当代诗人 汪国真 《春日心语》
30.黄昏,你把清晨驱散的一切收集回来;羊群归棚,孩子回到母亲身边。古希腊女抒情诗人 萨福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