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的名言
46.在所有组织中,90%左右的问题是共同的,不同的只有10%。只有这10%需要适应这个组织特定的使命、特定的文化和特定语言。换言之,一个成功的企业领导人同样能领导好一家非营利机构,反之亦然。美国现代管理之父 彼得·德鲁克
47.西方人是让对错清晰化明朗化公开化,我们是让对错模糊化。组织的每个阶层有每个阶层的作风,没有什么对错。基层员工对错很清楚(因为工作很简单),干部就很模糊了,到总裁这层基本就没有对错了。台湾交通大学教授、管理大师 曾仕强
48.成功的企业经营所需具备的要素是:热衷于货品的产出,确切熟知产出成品,责任感以及有效地派任职务。经理人员必须能让部属充分发挥自我才能,独立作业以担负份内完全职责;也必须将企业组织内每一个人视为追寻共同目标的一份子。 洛德福特
49.为什么要实施人性管理:最省钱的降低成本方法,同时最有效。使大家乐于工作,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各级主管都能发挥潜能,轻松愉快。员工有尊严有价值,安心把工作做好。上下协同一致,产生有效强大组织力。减少情绪化的反应,可大幅提高生产力。台湾交通大学教授、管理大师 曾仕强
50.分工是一种罪恶,是一种阴谋,因为不分工的时候大家做事非常有乐趣,一分工就完全没有乐趣了。使得工作很单调,使得工人没有技术。但组织能使没有技术的工人生产出很非常技术的东西。所以今天不能单打独斗,所以组织是必要的分工。如果不能合作,你就不要分工。台湾交通大学教授、管理大师 曾仕强
51.人,尽管有他的一切华贵的品质,有他高度的同情心,能怜悯到最为下贱的人,有他的慈爱,惠泽所及,不仅是其它的人,而且是最卑贱的有生之物,有他的上帝一般的智慧,能探索奥秘,而窥测到太阳系的运行和组织——有他这一切一切的崇高的本领,然而,在他的躯干上面仍然保留着他出身于寒微的永不磨灭的烙印。英国生物学家 达尔文 《人类的由来》
52.凡是一种理想寄托的,无论什么组织,它的伟大,就是在於它的宗教狂热,和那不能容忍的固执精神,他们攻击其他的组织,并且坚信着人家都是不对的,只有自己才是对的。如果理想的本身合理,再加上这种武器,那么,这种理想,奋斗於世界之上,必定是所向无敌的。凡把压力加在这种组织上,那是为促使其内部的实力提高。德国元首 纳粹党党魁 希特勒
53.每当我看见有人在训斥一匹马,我就希望自己能懂马的语言,那样我就能悄悄地对马说:“你这个傻瓜,你才是这儿的主人,难道你不知道吗?撒开四蹄飞奔吧!”各个时代的劳工大众都犹如这匹马——他们曾经是马;他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位精明能干的领袖把他们的力量组织起来,并告诉他们怎样使用自己的力量,那样他们就可成为主人。美国作家 马克·吐温
54.描写风暴的时候应当抓住琐碎的细节,把它们组织起来,让人看完以后,一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那个画面。比方说,要是你这样写:在磨坊的堤坝上,有一个破瓶子的碎片闪闪发光,像明亮的星星一样,一只狗或者一只狼的影子像球似的滚过去等等,那你就写出了月夜。要是你不嫌弃,肯于使用自然现象和人类行动的对比等等,那么景物就会生动地出现了。俄国小说家,戏剧家 契诃夫
55.中年人的当家体验是最后一次精神断奶。你突然感觉到终于摆脱了父母、兄长、老师的某种依赖,而这种依赖在青年时代总是依稀犹在的;对于领导和组织,似乎更贴近了,却又显示出自己的独立存在,你成了社会结构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点;因此你在热闹中品尝了有生以来真正的孤立无援,空前的脆弱和空前的强大集于一身。于是,青年时代的多元体验也就有了明确的定位和选择。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余秋雨 《关于年龄》
56.大概思想的放射,总是以孕育思想的力量为准的,头脑要把思想送到什么地方,思想便落在什么地方,准确性不下于从炮身里飞出的弹丸,效果却各个不同。有些娇嫩的个性,思想可以钻进去损坏组织;也有些武装坚强的个性,铜墙铁壁式的头脑,旁人的意志打上去只能颓然堕下,好像炮弹射着城墙一样;还有软如棉花的个性,旁人的思想一碰到它便失掉作用,犹如炮弹落在堡垒外的泥沟里。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
57.1965年底,急剧增长的人口,让上头感到了压力。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计划生育高潮掀了起来。政府提出口号: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县电影队下来放电影时,也在正片之前加演幻灯片普及计划生育知识。当银幕上出现那些男女生殖器的夸张图形时,黑暗中的观众发出一阵阵怪叫和狂笑。我们这些半大孩子跟着瞎起哄,很多年轻男女的手悄悄地握在了一起。这样的避孕宣传简直就像催生的春药,县剧团组织了十几个小分队,深入到各村演出一齣小戏《半边天》,批判重男轻女思想。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 莫言 《蛙》
58.一个作家,不可能没有思想。连智力障碍者也有自己的思想,连大猩猩都有自己的思想。我怕谈思想,一是怕那种向组织汇报的所谓“思想”,二是怕在小说中说教,或者在文章中冒充思想者把许多简单问题复杂化。真正的有用的思想其实都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大实话。孔夫子算不算有思想的?但一部《论语》,里边全是大实话,根本没有故弄玄虚。我看了某些所谓的“思想者”的文章,感到他们实在是欺负读者,他们不喜欢说通俗的话,他们从来不把狗屎说成是狗屎,非要说成是“狗,也就是DOG的排泄物”,这很优雅,但多么麻烦。另外,我不喜欢看那些摆出一副“思想者”姿态的人,一摆姿态,立刻露馅。“思想者”是罗丹的著名雕塑,安放在一个露天的公园里,背对着马路。从前面看这副雕塑,那是“思想”的姿态,但从后边看,那就是一副“刚刚完成了一个排泄的过程而寻找揩拭物”的姿态。——这是一个在法国开旅游公司的中国小导游说的,尽管我们给予了他很猛烈的文化抵抗,但回头一看,也只好无奈地承认,那姿态也真是挺像。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 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