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这两句大意是:人世间无数悲哀痛苦的事,都无非是由死亡永别和活生生的分离引起的。
人死不可复生,一别就永不相见,这种痛苦是多么沉重;人虽活着,却不能相聚,长期忍受着别离的痛苦,这种折磨又是何等难忍!人生的种种哀苦,又有哪一种能比死别与生离更甚!这两句极言死别与生离痛苦深重,而以“万般哀苦事”作为衬托。这种对比衬托以突出主旨的手法可以借鉴,也可用这两句来形容死别或生离的极度悲哀。
更多 冯梦龙经典语句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理:道理,公理。胜:超过。本句大意是:公理超过他人的一方是强大的。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办事符合公理,就能得到多数人的赞向和支持,所以是强大的。而不讲道理,办事不合公理,受到多数人的反对,那就是弱小的。本句多用来说强弱的判定以理不以力。
《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引俗语。话:指“话本”,即说书人所讲的故事。本句大意是:没有一系列的巧合,编不成话本中的故事。这句后世又常写作“无巧不成书”、“不巧不成书”等,原义是说话本、小说中的故事,大多是虚构的,全靠一系列时奇遇、巧合演绎成各种故事情节。除了可用其原义外,更多的情况是引用这句话形容生活中偶然巧合的事件。
《醒世恒言》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本句大意是:一千件虚假的,不如一件真实的。法西斯德国的宣传部长戈倍尔曾说:“谎话说得多了,便成为事实”,成语中也有“三人成虎”的说法,但假的毕竟是假的,谎言永远不能成为事实,可以此告诫弄虚作假的人。古人还有“千虚不搏(抵)一实”的说法,意为空想一千次也不抵实践一次,与~意思相似。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明人:行事光明磊落的人。暗事:诡秘的、不可见人的事。本句大意是:行为光明磊落的人不做那些偷偷摸模、鬼鬼祟祟的事。本句中的“暗事”,大多指那些施展阴谋诡计、暗算别人的坏事。这种事像鼠窃狗偷一样,当然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自然也为光明正大的人所不齿。本名句流传极广,可供表白胸怀坦荡、行为光明时引用,也可甩以指责、讽刺那些惯于施阴谋、搞暗算的行为诡秘的人。
《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更多 关于生离死别的经典语句
唐·李白《古风》其三十四。心摧:形容极其悲痛。摧,裂。两无声:原诗指被征士兵和他们的父母都悲痛得哭不出声来。这两句大意是:被征远戍的士兵在辞别父母时眼泪哭干了继之以泣血,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心都碎了,哭不出声来。这首诗揭露由于唐玄宗穷兵黩武,扬国忠贪图功名而发动的征南诏的不义战争。~两句极写生离死别的悲痛情景,可以用来表现人们眼里无泪,哭亦无声的极度悲痛。
唐代诗人 李白 《古风》无名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鸟名,鹑鸡类。徘徊:来来回回地走。这两句大意是:一只失去伴侣的孔雀向东南缓缓地飞,每过五里就回顾徘徊,不忍远离。这两句刻画了孔雀失去伴侣后的痛苦神态,在原诗中起“兴”的作用,引出全篇焦仲卿夫妇生离死别的悲剧。作者以孔雀徘徊飞翔的形象暗喻诗中依依难别的夫妇,而且还能使人想起古诗《飞鹄行》中的双白鹄失去伴侣以后“五里一返顾,六里一徘徊。吾被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的情景和心理。因此用~起必,就可以使读者联想到它的含义,形成动人的艺术力量。这种起兴手法值得借鉴。
无名氏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诗经·击鼓》。契(qì气)阔:契,合。阔,别。契阔原指聚合与分离,这里偏指离别。成说:成言,说定了。偕老:共老。这几句大意是:在这生离死别之际,我拉着你的手,与你郑重约定,互相等待以求白头共老。这几句在原诗中是征夫追忆出征前与妻子执手分别时的情景,十分悲凉凄惨。可引用以描写由于某种原因夫妻之间不得不生离死别的情况。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诗经·击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