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南唐第三任国君,后亡国被俘,被宋太宗毒杀 李煜 《相见欢》

名言解释:

五代·南唐·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

这几句大意是:思愁像悠悠流水,像一团乱麻,欲剪不断,越理越乱,这是非同一般的离愁,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用流水、乱麻作比喻,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愁”具有立体感和可视性。这样化无形的思维活动为有形的可感物质,虽然具体,形象,但后主“离愁”的况味,仍不能为一般人们所感卸,因为它非同寻常的游子思乡,思妇怀远的离愁,而是辞乡、别亲、国破、家亡、与失去的一切永无相会之日的离愁,它不可名状也无法言传,别是一番滋味任自日品尝。后主把自己真实的感情,深切的体会,用新奇的手法抒写出来,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现在人们还用“剪不断,理还乱”形容繁乱难理的愁绪,用“别是一番滋味“形荣那种不同一般而又无法名状的感觉。

更多 李煜经典语句

1.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五代·南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潺潺(chán蝉):雨声。阑珊:指春光衰残。这两旬大意是:帘外雨声潺潺,春光已经衰残。这两句写被俘到汴京的李后主一梦醒来,听到帘外潺潺的雨声,想到春光殆尽,南唐江山已属他人,倍增伤感。这里的“春意阑珊”既指气象,也喻国事。

《浪淘沙令》
2.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五代·南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这两句大意是:好像落花随着流水飘荡一样,那象征美好生活的春光一去不复返,一在天上,一在人间,永远无法再得到了。这几句表现李煜江山易主的愁恨和故国难回的痛苦心情。作者连用“流水”不复返,“落花”不回枝,“春去”不再来,比喻欢乐的一去永不复返;并用“天上人间”比喻昔日帝王生活和今日阶下囚生活的天壤差别。而在“流水落花”一句的后面里加上一个浓重的感叹词“也”,把他的悔恨、悲愁、痛苦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浪淘沙令》
3.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见南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一晌(shǎng赏):片刻。这;两句大意是:只有在睡梦里才忘掉了自已身为俘虏,仍像以前当皇帝时那样,贪婪地享受了片刻的欢娱。李煜原为南唐后主,国亡后被俘入汴京,被封以带侮辱性的“违命侯”,过着以眼泪洗面的囚徒生活。“梦里不知身是客”,说明他在现实生活中是“客”,即身为俘虏,没有自由;只有在睡梦里才能够解脱片刻,“一晌贪欢”,而现实中毫无欢乐可言。“一晌”极言梦境之短,欢乐难得,因此作者用了一个“贪”字。这样,就把梦境与现实作了鲜明的对照,更衬托出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凄苦。但梦总归是梦,做梦总有醒来的时候,当梦境消失,诗人又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的时候,他定会感受到加倍的酸楚与痛苦,怅恨无穷。

《浪淘沙令》
4.一行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见南唐·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这两句大意是:珠帘终日不卷,成天有谁到来!本词写李煜被俘后在汴京怀念南唐的一种哀痛心情。上片为:“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李煜被软禁后,不能与外人接触,因此苔藓侵阶,珠帘不卷,无谁告语,~二句以珠帘闲垂不卷,说明无人出入,婉转地写出被监禁的孤独、苦闷和令人难堪的生活。

《浪淘沙》
5.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五代·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这两句大意是:离恨宛如绵绵无尽的春草,伴随着行人的脚步远去,走到哪里生到哪里。春草是客观的物象,它连绵不绝,到处丛生,恰如词人无边的离恨,因此又成了词人的心象。词人外体物情,内抒心象,情景变融,虚实合一,以新奇的比喻极为生动地抒写了心中的离愁别恨,不仅写别情可作参考,这种别致的抒情方法更值得学习。

《清平乐》

更多 关于离愁的经典语句

1.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

唐·王维《观别者》。这两句大意是:别者的车越走越远徒然望而不见,时时见到的是车子后面扬起的尘土。这首诗是身在客中的王维看到人家临歧惜别的情景,引起感情共鸣而写的。车子带走了离愁,也留下了别恨。“时见起行尘”,可知人已去远,送者还不肯离去,久久地怅望着远处的行尘。《庚溪诗话》说:昔人临歧执别,回首引望,恋恋不忍遽去,而形于诗者如王摩诘云:“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

唐代诗人 王维 《观别者》
2.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无名氏《悲歌》。这两句大意是:心中纷烦复杂、无限愁怅的思绪难以倾诉,就好像有车轮在肠中转动。《悲歌》一诗旨在控诉战争带来的徭役之苦,此句为全诗总结性的结语。它用形象的比喻手法写出远在他乡的征夫的无限离愁,把感觉中的心理体验转化为视觉上的形象存在,比喻贴切恰当,表达准确传神,愁绪随车轮转动而缓缓抽出,绵延不绝。写作时可直接引用以表现愁思。

无名氏 《悲歌》
3.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宋·姜夔《长亭怨慢》[渐吹尽]。算:估算,料想。并刀:古代并州所产的剪刀,以锋利著称。这两句大意是:料想即使有了锋利的并州剪刀,也难以剪断千丝万缕的离愁。这首词是写离愁的无穷无尽。~两句化用了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相见欢》)之句,而另出新意。李词偏于抽象的说理,姜词加上了一把锋利的并刀,设想并刀在离愁面前也毫无用处,这就生动得多、形象得多,也给读者留下了体味的余地。

南宋文学家 姜夔 《长亭怨慢》
4.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霜林醉:树林经霜而变红。醉,指红。这两句大意是:早晨,经霜的树林都变红了,是谁把它染得红颜如醉?都是离人那流不尽的眼泪。这两句是莺莺送别张生时的唱词,形容伤别的眼泪染红了如醉如痴的枫林。在“霜林”前面用了“谁染”二字,好像景物的变化是有人促成似的。树林经霜变红,这是自然现象,然而莺莺泪眼望去,好像枫林也都带着悲哀的色彩。这不但化静为动,写活了秋景;同时以有情看无情,使景物尽著感情色彩,充分地写出了莺莺内心的离情与别苦。作者这种移情的手法运用得很高妙,我们可借来描写离愁别恨。

元代杂剧作家 王实甫 《西厢记》
5.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五代·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这两句大意是:离恨宛如绵绵无尽的春草,伴随着行人的脚步远去,走到哪里生到哪里。春草是客观的物象,它连绵不绝,到处丛生,恰如词人无边的离恨,因此又成了词人的心象。词人外体物情,内抒心象,情景变融,虚实合一,以新奇的比喻极为生动地抒写了心中的离愁别恨,不仅写别情可作参考,这种别致的抒情方法更值得学习。

南唐第三任国君,后亡国被俘,被宋太宗毒杀 李煜 《清平乐》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