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 东汉历史学家 班固 《汉书·王嘉传》

名言解释:

汉·班固《汉书·王嘉传》引谚语。

千人:很多人。指:指责。进两句大意是:受到众人的指责诅咒,即使发有病也会死去。

汉哀帝时,岳臣董贤把大量税收物资赠授私人,王嘉上书皇帝引了~一段俚谚,指斥董贤的做法必将引起众人的忿恨,最终不得好下场。“千人所指”现多写作“干夫所指”、“千夫指”.用以警告坏人:触犯众怒,必将在强大杜会舆论压力下完蛋。成语“众怒难犯”与此义近。

更多 班固经典语句

1.因时施宜。

汉·班固《汉书·韦贤传》。本句大意是:根据不同的时事,灵活地施行与之相适宜的措施。《汉书·韦赞传》:“汉承亡秦绝学之后,租宗之制~。”社会是在发展的,时代不同,时事也不同,所以治世或处事的措施和方法,也要随之而变化,墨守成规,刻舟求剑,是要不得的。此句也写作“因时制宜”、“随时制宜”、“顺时施宜”的,与此意相同。这句话多用于说明方法、措施的制定要适应于时事的需要。

《汉书·韦贤传》
2.谦而四益。
3.爱国如饥渴。
4.欲投鼠而忌器。

汉·班固《汉书·贾谊传》。本句大意是:想掷东西打老鼠,但又怕损坏了器物。《汉书·贾谊传》:“里谚曰:‘~’,此善谕也,鼠近于器,尚惮不投,恐伤其器,况于贵臣之近主乎!”意思是权贵接近君主,受到宠信,恐怕打击了权贵会得罪君主。本句常比喻想除去恶势力但又有所顾忌,不敢放手去干。

《汉书·贾谊传》
5.百闻不如一见。

闻:听见。听到一百次也不如见到一次,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听人家说的更为确切可靠。

《汉书·赵充国传》

更多 关于众怒难犯的经典语句

1.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见《左传·襄公十年》。众怒:众人的愤怒。专欲:个人专断的欲望。这几句大意是:众人的愤怒难以触犯,个人专权的欲望难以成功。春秋时,郑国发生一次祸乱,邵简公被劫持,几个公子被杀。祸乱平息后,子孔摄取王位,井订立盟约载入书中。郑国各臣属不服,子孔想以武力镇压,政治家子产劝阻说,~。此二句反映出《左传》鲜明的民本思想。在子产看来,若触犯了众人的愤怒,财政权一定不稳,若想专权独裁,实在是难以实现。~说明,任何时候都应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因为群众力量最大,想搞专权独裁,决没有好下场。

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襄公十年》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