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

—— 战国时辞赋作家 宋玉 《风赋》

名言解释:

战国·宋玉《风赋》。

青蘋(píng频):浮萍的一种,根生泥中,田字形小叶浮于水面。末:草尖,此指青蘋的叶表。这两句大意是:风从大地上生成,最初起自微小时青蘋的叶面。

《风赋》非常形象地描写出风最初怎样产生,尔后渐渐猛烈,尔后又怎样小下去的全过程,观察入微,描摹准确。这两句可用以比喻事物的发展总是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启发人们注意微小的开端。

更多 宋玉经典语句

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战国·宋玉《对楚王问》。弥:愈,越。高:高雅,此指唱起来难度大。和(hè贺):声音相应,此指随着唱。寡:少。这两句大意是:歌曲越是高雅难唱,跟着唱和的人就越少。那些高雅复杂的曲调,只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才会演唱,而通俗简易的曲调,普通人也会跟着别人哼哼。因而“曲高和寡”的情况无论古代还是现在,都是常见的。后世引用时,多抛开它的原意而表达这样的意思:对于那些高深的理论和见解,一般人很难理解与附和。此句常用于贬意,讽刺某些人脱离群众,得不到支持。

《对楚王问》
2.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战国·宋玉《招魂》。酡(tuó驼):酒后脸上泛起的红色。些:助词,无意义。这两句大意是:美人酒醉之后,脸上泛起红晕。此句写法上直陈其事,但其摹写美人微醉之态,神采飘忽,风韵十足,正是古典人物肖像描写的名句。今天除“酡颜”一词还常用来表现人们醉酒后的颜色神情外,原句也可时在文学作品中读到,用法大体都是作酒后朋友之间的玩笑话。

《招魂》
3.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战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yān淹)然:美好貌,常指笑容。惑阳城,迷下蔡:意为迷惑了所有的公子哥儿。阳城、下蔡是当时楚国贵族的封邑。这几句大意是:美丽的笑容,迷惑了阳城、下蔡所有的贵族子弟。以“嫣然”形容女子笑容之美,流传久远,至今仍被沿用。

《登徒子好色赋》
4.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

战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挛(luán峦)耳:蜷耳朵。齞(yàn验)唇:遮不住牙齿的嘴唇。历齿:稀稀疏琉的牙齿。旁行:走路歪歪斜斜。踽偻(jǔlǚ举吕):驼背。这几句大意是:头发蓬乱,耳朵蜷曲,豁嘴唇,露着稀稀拉拉的牙齿,驼着背,走起路来歪歪斜斜。这几句是宋玉形容登徒子妻子的丑样子。宋玉为了在楚王面前给自已辩护,采用诡辩的方法,摆出荒唐的论据,攻击登徒子“好色”,理由是登徒子连他的丑老婆都爱,致使登徒子蒙受“好色”的不白之冤,两千多年来“登徒子”竟成了“好色之徒”的代名词。但登徒子妻子的丑模样,的确也是文学作品中丑女的艺术典型。在生话和艺术中,美与丑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它们作为人类感性心理的两极,常共存于文学艺术家的笔下,丑可以起到陪衬和突出美的作用。这些奇丑、奇美的人物,使文学艺术作品显得丰富多采,充满生命力。

《登徒子好色赋》
5.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处穷而守高。

战国·宋玉《九辩》。这两句大意是:与其背离信义而徒有虚名啊,我宁肯独处贫困之中而保持高尚的节操。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此二句以赋体的语言发展了孟子的观点。作者认为,不仅可以舍生取义,而且可以舍名取义。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台嗟来之食,“君子不受虚誉,不祈妄福”(隋·王通《文中子·礼乐》)。以此二句勉励那些身处逆境的有志之士,嘲讽警戒那些沽名钓誉而厚颜无耻之徒,十分恰切。

《九辩》

更多 关于风的经典语句

1.疾风知劲草。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疾:猛烈。本句大意是。其有经过猛烈的大风,才能知道什幺样的草是最强劲的。~原是议光武帝刘秀赞誉王霸的话。“光武谓霸日:‘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后世用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或战乱的严酷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忠诚可靠者。唐太奈李世民《赠萧瑀》诗云:“~,板荡识诚臣。”意谓经历动乱之世,才能分辨出谁是忠臣。

南朝宋史学家 范晔 《后汉书·王霸传》
2.轻燕受风斜。

唐·杜甫《春归》。受风:被风吹动。本句大意是:轻盈的双燕迎风斜飞。紫燕双飞,其动作本已轻盈曼妙,和风吹拂,双燕迎风斜舞,更显得绰约可爱。句中的“受”、“斜”二字用得形象贴切,紫燕娇小玲珑,随着春风倾斜着身子轻捷飞行的模样仿佛可见。~和诗人的“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兴二首》其一)都是传世名句。可用以写燕飞之状。

唐代诗人 杜甫 《春归》
3.听了风就是雨。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本句大意是:听到某种传闻,不经核实就信以为真,甚而添油加醋,以风为雨。在现实生恬中,不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常常会风闻一些并不确凿的信息就盲目地信从。~反映了这种现象,而且含有批评的意味。

清代满族小说家 曹雪芹 《红楼梦》
4.乘长风破万里浪。

南朝·粱·沈约《宋书·宗悫传》。乘:驾。破:冲破。这是用在大海中乘风破浪来比喻施展自己的宏伟抱负,轰轰烈烈地干一番大事业。这个比喻十分生动贴切。可用来形容怀有宏图大略的人施展抱负。

南朝史学家,文学家 沈约 《宋书·宗悫传》
5.满园桃李闹春风。南宋词人,书法家 张孝祥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