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诗人 王维 《鸟鸣涧》
唐·王维《鸟鸣涧》。
桂花:亦称木犀,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一说是冬天开花的桂,春深花落。这两句大意是:内心安闲恬静,可以听到桂花飘落的声音;深夜万籁俱寂,春山显得格外空旷宁静。
两句描写了春山夜景。宁静的春夜,万物都安息了,白日曾喧闹、沸腾的春山显得格外空寂。诗人连细微的桂花飘落都能感受到,足见心境的恬淡,夜晚的静谧。可以此二句描写春夜的幽静,形容心境的闲适。
更多 王维经典语句
唐·王维《酌酒与裴迪》。本句大意是:人情的冷暖如波涛一般反复无常。《酌酒与裴迪》原诗为:“酌酒与君君自宽,~。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诗歌揭露了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此句将人情的反复无常比作起伏不定的波澜,波澜起伏于瞬间,人情变化于片刻,比喻精当,通俗易晓,把人情世态形象化了,易为人们所接受。
《酌酒与裴迪》唐·王维《少年行》。纵:即使。本句大意是:从军报国,奋勇杀敌,即使战死沙场,也会流芳千古。诗句歌颂长安游侠少年从军报国的壮怀,充满英雄气概。可用来表现自己为国效命的壮志,或者歌颂为国捐躯的英烈,或者歌颂坚持正义,同邪恶势力拼死抗争的人。
《少年行》唐·王维《济上四贤咏·郑霍二山人》。息明:憩息于树荫之下。这两句大意是:在树荫下憩息。一定要选择没有坏树的地方;到江河中饮水,一定要选择清洁的水源。郑、霍二山人息阴必选良木,饮水必择清源,其生活如此洁净,其品行之冰清玉洁可知。短短十个字,贤士的高洁形象已出.这两句写人的品行,全无抽象的语言,而是以二人所选择的环境作为村托,给人以具体的质感,可谓写人高手.可用于写人的高洁品德,也可用于说明良人须择地而处,其写作方法也值得学习。
《济上四贤咏·郑霍二山人》唐·王维《终南别业》。这两句大意是:走到水的尽头,索性坐下来看行云流水。~二句有绝处逢生.困时再待良机的哲理.被后人誉为最得理趣的名句。诗句写诗人水而走,随意而行,不知不觉来到水的尽头。既然走到尽头.索性不走了.坐下来悠闲地看起云来。有随遇而安之意,流露出“万事不关心”的生活情趣。俞陛云《诗境浅说》认为:“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这是很有见地的。此二句诗中有画,理趣无穷,耐人寻味。用以写闲适的心境,随遇而安的心理.十分恰切。
《终南别业》唐·王维《从岐王过扬氏别业应教》。歧王:唐睿宗第四子李范,初封郑王,继改卫王,后改封岐王。别业:犹别墅。应教:魏晋以来,人臣以文字与天子属和曰“应召”,与太子相属和“应令”,与诸王相属和曰“应教”。这两句大意是:(作者随岐王游杨氏别业,饮酒谈天)因坐得久了,树上啼鸟换了,地下落花多了.不觉游兴阑珊,倦意袭人。两句诗写出一片闲适之情。《艇斋诗话》说:前人诗言落花有思致者三:王维“~”。李嘉祐“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荆公“细数落花应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诗句所表现的意境,读者需细细体味。
《从岐王过扬氏别业应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