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高明《琵琶记·牛相教女》。趱(zǎn攒):逼赶。这两句大意是:光阴像箭飞一样催人立老,日月像织布的梭子穿梭般地逼走少年的岁月。这名句连用两个比喻,描写时光流逝之快。前者以箭的飞速作比,后者以梭子的速度为喻,形象地应现出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无时不在流逝的时间的特点。由于它的形象描绘,使文句生动且富于文采,雅致且通俗上口,因而该名句一直流传在民间。只是第二句“趱”字不太通俗,故民间将其改为“赶”宇,完全口语化了,从而使这个名句更增强了生命力。
元代戏曲作家 高明 《琵琶记·牛相教女》唐·卢仝《叹昨日》。须夷(xūyū需鱼):片刻,一会。期:限度.这两句大意是:过去的日子已永远过去,再也无法追回,现在的日子很快也会过去。此条抒发一种光阴似箭,时不我待的强烈的思想情感。昨日已去,今日将逝,这不是一种面对流光的哀叹,而是一种积极进取、渴望建立功业的紧迫意识。诗句采用相同的句式,既给人整齐感,又给人节奏感,形式与内容彼此契台,相与为一,处理得既艺术又自然,尤其那平直质朴的文风,更使之在自然风格上生色。
唐代诗人 卢仝 《叹昨日》清代儿歌《早打点歌》。这几句大意是:日月像棱行,光阴似箭飞,少年人应该早些作准备!这是一则劝诫少年儿童珍惜光阴,抓紧学习,为今后走向社会作好准备的儿歌。打点,本来是收拾、准备的意思,这里用“早打点”代指早早抓紧学习,为明天、为将来作好准备,既含蓄蕴藉,又通俗易懂,且不乏几分幽默感。而前两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由于其比喻形象传神,精警简约,已成为日常口语,习用至今。
《早打点歌》 《早打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