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闻:听到。本句大意是:真正会学习的人,应该是听到一就知道十。这是孔子与他的学生子贡一段对话的内容。孔子向子贡说:“你和颜回比,谁学得更好?”于贡回答说:“我哪里敢和颜回相比?颜回听到一就可以知道十,而我听到一仅仅知道二而已。”这段话的目的在于强调学习中应贯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灵活的原则,反对死记硬背,机械照搬。这种发挥学习者主观能动性以增强教育效果的原则,是行之有效的正确原则。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公冶长》春秋·孔子《论语·述而》。隅(yu愚):角落。这两句大意是: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这是孔子自述其教学方法的名言。孔子主张启发式教育,认为受教育者先有求知的动机,然后去启发他,教育效果会好得多。他以举隅为例阐述这一教育原则:学生不能举一反三,说明启发式教育方法还没有奏效,学生对所学的东西还没有真正理解,因此便不能急于进行新知识的传授。孔子所阐述的原则是极为深刻的,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此句所作的比喻,被人改造成为“举一反三”的成语,应用在我们日常的口语中。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述而》战国·荀况《荀子·非相》从最近的事情可以知道遥远的事情,从一件事情可以知道千万件事情,从事情的细小之处可以知道他的广大,说的就是这个。比喻从了解一点而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荀子·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