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张荐《月中桂》。影:指月中桂影,相传月中有桂树。香:指月中桂花的香气。一轮:谓圆月如轮。这两句大意是:月中桂影高出于世间群木之外,桂花飘香,充满于一轮明月之中。诗句融神话传说和丰富想象于一炉,给月宫增添了神秘色彩,惹人遐想。可用于咏月。
唐代文人 张荐 《月中桂》唐·李白《古朗月行》。这两句大意是:小时候童稚的心灵一片天真,连月亮都不认识,只知道把明亮的圆月唤作白玉盘。诗句充分表现出作者童年时对月亮的稚想,也从孩童的目光中反衬出明月的皎洁可爱,很能勾起对天真无邪的童年生活的温馨的回忆,成为千古传诵的咏月名句。可用以反映儿时对大自然的遐想,回忆童年的生活。
唐代诗人 李白 《古朗月行》唐·李白《初月》。爪:言初月弯曲如爪。眉:蛾眉,喻新月如女子细眉。这两句大意是:天际云边,清风生出玉爪;沙头溪畔,蛾眉漫濡水中。云边露出一弯初月,像是清风生爪;新月映入水中,疑是女于蛾眉。想象奇特,比拟巧妙,值得学习。
唐代诗人 李白 《初月》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这两句大意是:天空刚刚放晴,一轮圆圆的明月从树林之外升起,好似生出一个白色的车轮。因是“新晴”,明月从云缝中一下子出现在眼前,好像是树林之外猛然间生出一只白色的车轮,这种感觉很逼真;以“白轮”比喻“团团新晴月”,很形象;以“生”写月的出现,富于想象力。可用来写刚从云中露面的圆月。
唐代诗人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宋·苏轼《次韵江晦叔》心:指赤诚的心。时世的事态象浮云一样不断变化改观,而我的心迹则象孤月一样明洁。
北宋文学家 苏轼 《次韵江晦叔》晋·傅玄《杂诗》。三五月:农历十五的月亮。曜(yào要):照耀,此处有焕发义。这两句大意是: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明明亮亮,焕发着清辉。以“团团”和“皎皎”两组叠字形容“三五月”,质朴的文字中流露出作者的愉悦之情。可用来描写十五的月亮。
西晋初年文学家、思想家 傅玄 《杂诗》见李贺《感讽》其三。月午:午夜之月。这两句大意是:夜半时分,明月中天,树影也看不见了,山上一片雪白,宛如已经天明。午夜时分,明月当空,月光直照,不见树影,上下一白,所以才有天亮的感觉,这就写出了午夜之月独具的特色,一别于初升之月和将沉之月。其现察之细致,写景之精妙,值得学习。
唐朝诗人 李贺 《感讽》北朝·周·王褒《咏月赠人》。上弦:月亮盈亏现象之一。农历每月初七、初八左右,月亮形状为前月的一半,亮面朝西,似弓之张而弦直,谓上弦。半璧:形容半圆之月。璧,平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初魄:指初生之月。蛾眉:蚕蛾的触须,细长而弯曲,常用以形容女子弯弯的细眉。这两句大意是:上弦月宛如半边璧玉,新生月恰似女子蛾眉。由于这两个比喻恰切而生动,所以半璧、眉月似已成了上弦月、新生月的代称了。
南北朝文学家 王褒 《咏月赠人》宋·辛弃疾《太常引》[一轮秋影]。秋影:指中秋的月亮。金波:指金色的月光。飞镜又重磨:古人以铜作镜,镜子不亮了,要重新磨洗,这里以新磨的铜镜喻月光的皎洁。这两句大意是:一轮明月悬挂在空中,金色的月波转动着,放射出熠熠清光,好像飞息天空的一面镜子又重新磨洗过一样光洁明亮。以重磨的镜子比喻中秋月,既写出了月亮的明净,也画出了月亮的圆度,秋月的优美形象毕现。一个“转”字,一个“飞”字,把月亮写活了。两句可用来写秋月;精当的比喻手法,可作借鉴。
南宋爱国词人 辛弃疾 《太常引》唐·李端《闺情》。这两句大意是:月亮将落,晨星稀疏,天快要明了,而闺房内孤灯闪烁,女主人还在辗转反侧。月将落而孤灯未灭,天欲明而好梦难成,女主人已经彻夜失眠了。为什么呢?诗未明言,也不必饶舌,留给读者去想象吧,从由室外到室内的景物、气氛描写中,读者自会悟出个中原因。
唐朝诗人 李端 《闺情》唐·赵嘏《新月》。玉钩:喻月牙。画檐:雕花的屋檐。云匣:喻云朵。这两句大意是:天上云气散开,一寸长短的月牙从云缝中露面,好像斜傍画檐生出一个弯弯的玉钩来。玉制的帘钩,云制的妆匣,这种新奇的想象使人自然联想到美丽的女子。这与文学创作中常将月亮与美女联系在一起,将太阳与英雄联系在一起的传统写法是一致的。这种传统写法可以借鉴。这两句可用来描写月亮初升的景象。
唐代诗人 赵嘏 《新月》唐·姚合《对月》。银轮玉兔:指月亮。这两句大意是:皎沽如银的月轮向东流动着,深夜的天宇澄澈如水,正好畅游其间。“流”、“游”二字说明天宇澄澈如水。天上的月亮,通常给人的印象是由东向西转动,为什么会是“向东流”呢?原来,晴朗的夜里仰望天庭,月亮呈相对静止的状态。可是,如果有浮云从东向西飘动,当浮云经过月亮旁边时,看上去会产生不是云向西飘而是月向东流的感觉,可见作者观察的细致。可用来描写深夜的圆月。
唐代诗人 姚合 《对月》唐·陆畅《新睛爱月》。这两句大意是:我平生爱月,但因阴雨,好久看不到月亮。夜半天晴,看到月亮出来了,内心分外喜悦。诗的下两句是:“起来自擘纱窗破,恰漏清光落枕边。”小诗清新可爱.新颖别致。通过半夜起床,揭开窗纱.漏进月光这些细节描写,把作者的爱月之心和闲适之情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唐代官员 陆畅 《新睛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