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名言

16.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唐·李白《把酒问月》。丹阙:指宫阙。丹,红色。古时宫廷用朱色涂染,故称丹阙。绿烟:指遮蔽月光的云影。这两句大意是:皎洁的明月宛如明镜飞升天宇,照临朱色的宫阙,天空云雾散尽,明月清辉焕发。以“飞镜”比喻明月升空,又以“丹阙”映衬,复以“绿烟”点染,想象丰富,画面明丽,手法灵活。可化用以描写圆月朗照的景象。

唐代诗人 李白 《把酒问月》
17.清露冷浸银兔影,西风欢落桂花枝。

隋·杨广《望江南》[光景好]。银兔:指月。这两句大意是:清玲的寒露把皎洁的明月沾湿浸凉,萧瑟的西风把飘香的桂花从枝头吹落。两句一写天空,一写人间,一为想象,一为实景,深秋的景色与深秋的凉意跃然纸上。在我国古典文学的艺术殿堂里,“月亮”占有显赫的地位,赞美月亮的诗词曲文比比皆是,它的芳名雅号也多得不胜枚举,诸如“银兔”、“银钩”、“玉盘”、“玉鉴”、“玉轮”、“玉免”、“玉弓”、“玉壶”、“玉蟾”、“寒蟾”、“蟾轮”、“冰轮”、“冰鉴”、“金鉴”、“金丸”、“素娥”、“蝉娟”、“望舒”、“太阴”等等。这些名字本身就具有形象性、故事性、神秘性,不仅给人以美感,也能启发人们的奇思遐想。这里以“银兔”称月,仿佛把人们带进了住着嫦娥、玉兔的广寒宫。

隋朝第二代皇帝 杨广 《望江南》
18.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宋·晏几道《蝶恋花》[初捻霜纨]。绿云:夜间暗绿的云彩。这两句大意是:新月斜贴着暗绿的云彩冉冉上升,那弯弯的玉环,正是美女愁眉不展的模样。比喻新颖,富于想象,可用来形容眉月初升的美丽样子。

北宋词人 晏几道 《蝶恋花》
19.应嫌素面微微露,故着轻云薄薄遮。

宋·徐俯《鹧鸪天》[满眼纷纷]。这两句大意是:那月亮当是羞于微做露出自己清素的面容,所以让轻轻的白云薄薄地遮掩。这两句写微云遮月之景,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不仅写出了轻云飘拂,素月穿行的皎洁夜色,而且使月亮像美丽的少女一样娇羞,矜持而含情脉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感。两句可用以写微云夜月;拟人化的手法也值得学习。

宋代诗人 徐俯 《鹧鸪天》
20.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宋·苏轼《前赤壁赋》。徘徊:往复来回。斗牛:星辰名,即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这两句大意是:月亮从东山之巅升起,穿行于星汉之中,在斗宿和牛宿之间似行似留,大千世界都洒落了银辉。词句写明月求升、悬照之状。以巍巍的东山作铺垫,以浩瀚的星汉作背景,月与山、天融于一体,显得无比壮观。“徘徊”二字准确地写出了人们视觉中的月亮横空而行之状,更符合作者舟中望月之观感。这两句可用以状东升之月。

北宋文学家 苏轼 《前赤壁赋》
21.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李贺《梦天》。玉轮:圆月形如玉轮。湿团光:团光指月亮周围的晕光。作者想象月轮轧碎了露珠,沾湿了晕光,故曰“湿团光”。鸾珮:玉佩,这里指仙女。桂香陌:传说月中有桂,故月宫中的道路上飘散着桂花的香气。这两句大意是:月轮碾过露珠,沾湿了周围的晕光;我登上月宫,和仙女相逢在桂花飘香的路上。诗句想象丰富,构思奇妙,写月光、月宫不落俗套,体现了李贺诗歌变幻怪谲的艺术特色。在写作上应提倡这种勇于标新立异的创造精神。

唐朝诗人 李贺 《梦天》
22.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

宋·王沂孙《眉妩》[渐新痕悬柳]。新痕:喻新月如眉痕。淡彩:指淡淡的月色。初暝:刚刚笼罩的暮色。这几句大意是:新月夸细,如一抹淡淡的眉痕,渐新升起悬于柳梢;淡淡的月色穿过花丛,给天空、大地涂上一层轻淡的光,约略打破了刚笼罩在天地间的暮色。这几句传神地描写出新月缓缓升起的动态及给大自然带来的光的变化。作者又以静态的柳、花作烘托,把新月映照下的景物写得更加幽雅、清淡、朦胧、轻柔,颇得新月之神。

宋代词人 王沂孙 《眉妩》
23.风送寒蟾影。望银河,一轮皎洁,宛如金饼。

宋·葛长庚《贺新郎》[风送寒蟾影]。寒蟾(chán缠):指月亮。传说月中有蟾蜍,故以“蟾”为月的代称。这几句大意是:清风送来寒蟾的身影,遥望银河岸边悬着一轮皎洁的明月,好像一只金饼。以“金饼”喻圆月,光辉闪烁,明浩耀眼,形象生动。可用来描写月轮。

南宋道士 葛长庚 《贺新郎》
24.无知是智慧的黑夜,没有月亮、没有星星的黑夜。古罗马政治家 西塞罗
25.星星打扮好了都在下山,月亮犹犹疑疑却不孤独。浪漫主义诗人 顾城 《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
26.月儿把她的光明遍照在天上,却留着她的黑斑给它自己。印度诗人,作家,哲学家,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泰戈尔
27.到月亮上去不算太远;我们要走的最大距离还是在我们之间。法国总统 戴高乐
28.我愿作一枚白昼的月亮,不求眩目的荣华,不淆世俗的潮浪。浪漫主义诗人 顾城 《白昼的月亮》
29.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 培根
30.怪不得歌颂女人的诗人常常提到月亮!女人在月光下美丽一百倍。俄国小说家,戏剧家 契诃夫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