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名言

16.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

元·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这两句大意是:不与人争名逐利,不与人争辩是非曲直,尘世的纷扰和烦恼就不会找上门来。在“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攮攘蝇争血”(马致远与本条曲句同套散曲语),争名逐利无休止的现实中,作者深感社会的污浊,尘世的险恶,因此产生了这种消极避世的情绪和超然物外的思想,其中也含有他对现实的激愤,对封建社会功名富贵的鄙视。现多用来表现消极避世,当老好人的思想。

元代戏剧家 马致远 《双调夜行船·秋思》
17.目前之耳且可涂,身后之是非难罔。

清·张廷玉《明史·钱一本传》。涂:涂抹,粉饰。罔:欺骗。这两句大意是:活着,可利用权势地位遮掩人们的耳目视听;死后,一生的是非功过就无法骗人了。明代万历年间,“东林八君子”之一的钱一本曾向皇帝上《论相疏》,严厉指出当时大臣的十条罪状。这些大臣害怕别人揭露、弹劾自己,就甩强制手段,“欲钳天下之口”。殊不知这样虽能得逞子一时,却不能从根本上抹掉自己的恶行劣迹。~说明一手掩人耳目的事是无法永远得逞的,是毁是誉总会由时间老人作出最终判决。

清代大臣 张廷玉 《明史·钱一本传》
18.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这两句大意是:诋毁﹑赞美从来都不可以随便接受,谁是谁非终究会一清二楚的。为人应胸怀开阔,选观旷放,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气度。是是非非,褒贬毁誉,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为人不能成为舆论的奴隶,别八怎么说。自己便怎幺干,而应有自己的主见。~二句便表现出一种超脱旷达,对未来坚信不移,对自己充满信心的精神状态。也表现出不在小是小非上斤斤计较的潇洒态度。可以此劝慰处在逆境中的友人或进行自励,不去计较一时的毁誉,相信历史会对自己作出公允的评价。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19.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是非:纠纷。出头:显露自己。这两句大意是:纠纷都是因为多说话惹出来的,烦恼都是因为硬要出头招致的。前一句强调说话要小心谨慎,认为话语多了会引起纠纷,惹出麻烦。后一句强调为人处事要注意收敛锋芒,认为硬要出头露面会得罪别人,招致烦恼。这两句多用来劝人少说话,少出头,带有不分是非,明哲保身的意味。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
20.成败极知无定势,是非元自要徐观。

见宋·陆游《次韵季长见示》。元:同“原”。徐:慢慢。这两句大意是:成功与失败,本来就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格局;正确还是错误,原要慢慢观察,通过实践去验定。~启示人们:失败时不可灰心丧气,而要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争取成功;是非功过也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和历史的判定,“不可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亦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冯梦龙《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次韵季长见示》
21.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春秋·孔子《论语》众人厌恶他,一定要仔细审查;众人都喜欢他,(也)一定要仔细审查。就是说一个人无论是受到大多数人的厌恶还是欢迎,我们都应该仔细分析他受欢迎或被讨厌的原因。深一层的含义是,君子应当明辨是非,不从众。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
22.社交是非常廉价的,有价值但不高。复旦大学教师 陈果
23.眼前得失等云烟,身后是非悬日月。明末清初 抗清志士 陈恭尹
24.时髦是仲裁者,是衡量是非的标尺。英国散文家 斯梯尔
25.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26.千古艰难小生死,万代权衡大是非。 宋振庭
27.草色人情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唐代诗人 杜牧
28.世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战国·屈原《卜居》。蝉翼:蝉的翅膀,喻极轻的东西。千钧:古以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喻极重的分量。这几句大意是:社会混浊,是非不清,把蝉翼视为重,把千钧当作轻。屈原生活在战国时的楚国,眼看着奸佞小人得势,贤人君子遭贬,内心万分忧愤,这几句以比喻的手法痛心地揭示了这种贤愚不分,忠奸不辨的黑暗现实,对自己怀才不遇深表感叹。比喻的运用,使作者的意思显得既易明又含蓄,也使语句含有了更丰富的容量。我们可以学习这种达意的方法,也可以用“蝉翼为重,千钧为轻”说明轻重颠倒,比喻是非不明,贤愚不分。

战国时期爱国主义诗人 屈原 《卜居》
29.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战国·荀况《荀子·修身》。这几句大意是:以是为是,以非为非,这叫做聪明;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便是愚蠢。~几句看来很简单,实际含有很深刻的寓意。在一般人看来.有谁不是以是为是,以非为非呢?但在实际生活中,以是为非、以非为是的人太多了。那种指鹿为马的人,那种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人,那种信口雌黄、胡说八道的人,无不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尽管他们这样作总会找出种种借口,但历史最终证明了他们是最愚蠢的。这几句蜕明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说明人的聪明与愚昧取决于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荀子·修身》
30.目有昧刚视白为黑,心有蔽则以薄为厚。

宋·苏轼《明君可与为忠言赋》。昧:暗,眼力不明。蔽:遮掩。这两句大意是:眼力不明,看东西容易黑白颠倒;心受蒙蔽,判断事物常混淆了厚薄。苏轼在赋中说:“~。遂使谀臣乘隙以汇进,智士知微而出来”。意思是说,国君倘若不辨是非黑白,不识忠奸善恶,就会使奸邪小人乘机涌进朝廷,而仁智之士察知后就会遏出朝阁。这两句可用于论述主观上的不明,可以导致对客观判断的失误。

北宋文学家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