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名言

16.最富足的人也不能离开农业。古希腊历史学家,作家 色诺芬
17.致治在于任贤,兴国在于务农。

见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杨阜传》。致:达到。这两句大意是:达到大治在于任用贤才,兴旺国家在于尽力发展农业。这两句一从用人,一从务实着眼,说明治国安邦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我国重贤重农的传统政治思想。

西晋史学家 陈寿 《三国志·魏书·杨阜传》
18.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见司马迁《史记·贷殖列传》。用:因。这几句大意是:因为贫困而求尽快致富,那么务农不如做工,做工不如经商。长期以来,也可说从古至今,由于农产品价格多属偏低,再加上农业生产周期长.效益差,因此就有~这种说法。现在这几句可供说明商品经济的重要性,也可借以说明,应当调整农业政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不可因“谷贱伤农”,农民都去弃农经商,造成农业太滑坡,出现经济危机。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贷殖列传》
19.国尚农则守旧日愚,国尚工则新日智。近代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 康有为
20.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 毛泽东
21.历览各国产业发达这顺序,皆以农为本。中国近代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 梁启超
22.并官省事,静事意役,上下用心,惟农是务。

唐·房玄龄《晋书·傅咸传》。并:合并。省:减少。上下:官府与百姓。这几句大意是:合并官府衙门,减少扰民官吏,节减公事,停止徭役,从官府到百姓上下同心,集中全力发展农业生产。傅咸在晋武帝对曾任尚书左丞等职,他明于治道,多次上书论政,指出当时“官众事殷,复除猥滥”,“奢侈之费,甚于天灾”,主张“~”。他的上书切中时弊,道出了要害。其栽并官府,唯农是务的改革主张,不仅当时很有见地,也符合今天精兵简政,重视发展农业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唐朝开国宰相 房玄龄 《晋书·傅咸传》
23.唯劝农业,无夺农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人》。唯:只能。劝:劝勉,鼓励。无:不要。薄:微薄,引申为减轻。这几句大意是:只能鼓励百姓努力从事农业生产,不要耽谋农民耕种收获的时间;只能减轻农业税收,不要使农民葛亮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传统的重农思想,自他登上政治舞台后,就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农业生产,使地狭人少生产落后的蜀国,在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上有较快的发展,史称“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一就是他经济思想的具体体现,直至今天仍不失其借鉴意义。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治人》
24.治本于农,务兹稼穑。俶载南亩,我艺黍稷。 《千字文》 《千字文》
25.农为四民之本,食居八政之先,丰歉无常,当有储蓄。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26.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 邓小平
27.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

汉·晁错《论贵粟疏》。这几句大意是:要想使人民安心务农,关键在于要以粮食为贵;使粮食为贵的途径,在于实行入粟拜爵除罪的赏罚政策。西汉初年,粮食匮乏,农民贫困,商贾暴富,虽然国家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结果富贵的仍是商人,贫贱的仍是农夫。晁错向汉文帝提出“贵粟”的建议和纳粟受爵的政策,大力奖励粮食生产,刺激农业的发展,为国家储备丰厚的物力财力。皇帝采纳了晁错的主张,社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比较富足的局面,为汉武帝时国家的大统一大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西汉政论家 晁错 《论贵粟疏》
28.农业是地域性特别强的产业,也是季节性特别强的产业。日本学者 林雄二郎
29.农为国家急务。所以顺天养财、御水旱、制蛮夷之原本也。

元·脱脱《宋史·钱彦远传》。天:遵循天道。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所以古时称发展农业为顺天。养财;积累财富。蜜夷;我国古代对南部和东部各民族的统称,此喻指敌人。这几句大意是:农业是国家一刻也不能放松的大事,它是顺从天道、积累财富、抵榔水旱自然灾害和制服敌人的根本啊。是起居舍人钱彦远给仁宗皇帝上疏中的一段话。他认为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是国计民生的根本,重视农业、发屉农业是刻不容缓的急务。他在上疏中指出,宋代开垦的荒田没有唐代多,地方官员对农业不重视,朝廷有关农业的许多规定只是一纸空文。因此,他建议地方应建立劝农司这一专门机构,国家应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管理等等。钱彦远重农的经济思想是很有见地的,时至今天也仍有其价值。

元朝末期政治家,军事家 脱脱 《宋史·钱彦远传》
30.农业的要素也就是构成宇宙的要素:水、土、空气和阳光。罗马政治家 瓦罗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