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吕蒙正不能让自己志得意满,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以放纵,不应该使自己乐到极端。
北宋名相 吕蒙正明·陈继儒《小窗幽记》以理智来判断所听到的言语,则心中自有主张。以品德修养来摒绝私欲,则心境自然清明。
明代文学家 书画家 陈继儒 《小窗幽记》隋·王通《文中子·魏相》。囮(é娥):鸟媒,捕鸟时用来引诱同类的鸟。佞:用花言巧语谄媚人,这几句大意是:听到指责就发怒的人,这是给善于进谗言、陷害人的人提供媒介;见到赞美便沾沾自喜的人,这是给善于阿姨奉承、献媚取宠的人刨造条件。这几句是说为人应戒骄戒躁。若是听到指责就暴跳如雷,准还敢直言进谏?势必让善于进谗言者趁虚而入,其结果自然是成为卫聋又瞎的孤家寡人。若是听到赞美便喜气洋洋,不可一世,自然给善于献媚邀宠的人提供良机。作者用“囮”,“媒”二字形象地表达了阿涛则怒、见誉则喜的人与谗者。佞者的媒介关系。可以此二句说明一个人,尤其是一个领导者应具有闻谤不怒﹑见誉不喜的修养。
隋代文人 王通 《文中子·魏相》唐·韩愈《省试颜子不贰过论》。隐约:难以捉摸。确乎不拔:坚定不改变。浩然:正大刚正之气。这几句大意是:不因为富贵而损害道德修养。不因为形势难以捉摸便变更其思想认识,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坚守节操和正大刚正之气。韩愈是中唐时期的大儒,以孟子的继承人自居。~几句即是从《孟子·膝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孟子·公孙丑上》“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引申而来,但较孟子语更为具体,更为原则,尤其是“不以隐约易其心”,明确指责了那些见风使舵,投机钻营的势利小人。可用以勉励年青人重视个人修养,坚定政治方向,不可为形势所左右。
唐代文学家 韩愈 《省试颜子不贰过论》唐·韩愈《答李翊书》。迸:犹言莲遂(穟穟),本意是禾穗成长,这里形容果实累累,多而丰硕。沃:肥祆油汪汪的样子。晔(yē叶):明亮。霭如:和善的样子,指文章写得纯正而和顺。这几句大意是:根部长得茂盛,结的果实就特别丰硕;纰膏充足肥润,发出来的光就特别明亮;躬行仁义的人,他的文章就纯正而和顺啊。《答李翊书》是韩愈的篇著名的文论,阐述了韩愈倡导文章复古的基本亲旨。~几句说明了人品与文品的关系。韩愈通过“根茂”则“实遂”,“膏沃”则“光跸”的生动比喻,说明道德是文章的源泉。韩愈认为,道德修养对写文章的人根重要,须是仁义之人,文章才写得好。用现在的话讲,文学作品不单是文学技巧问题,它与作家思想、品德、修养有着极重要的关系。学文之道,一则要志向纯正,一则是要注重修养。
唐代文学家 韩愈 《答李翊书》春秋·老子《道德经》。大意是:善于做将帅的人不逞强尚武,善于作战的人不轻易动怒;经常获胜的人,不炫耀武功。善于用人的人会谦下于人。此二句是从正面谈不可轻易动武的道理。作者认为:善于作战的人,一定得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能让感情代替理智;善于获胜的人,一定得谦虚、谨慎,不可让胜利冲昏头脑,不能炫耀武力,不能轻易发动战争。如若不是这样,身为将领而脾气暴戾,性情乖张,则很容易中计、上当;获一小胜则沾沾自喜,动则兵戎相见,则一定会兵败身亡。可以此二句强调为将者的气质、修养的重要性。
又称老聃、李耳,我国古代春秋后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 《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