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名言
16.我走到哪都有可能被别人认出来,几乎每天都被‘包’住了一样,压力也是蛮大的。刘翔曾对记者表示,他非常想到南京的地摊上吃一碗老鸭粉丝汤,但这样的愿望对于超人气的刘翔来说,只能是“奢望”。 奥运冠军,中国男子田径队110米跨栏一级运动员 刘翔
17.法庭采访记者描写报告的时候,总是极力用一般通用的文雅口吻;可是批评家先生们严厉批评我们这些既非强盗又非窃贼的人的时候,却使出这么可爱的辞藻,例如“流氓”“小狗”“小娃娃”……我们哪方面不如一个被告呢?俄国小说家,戏剧家 契诃夫
18.舆论虽有令人生畏的力量,但它是由一群无知的自鸣得意的傻瓜营造出来的。我认识几百个记者,其中大多数的个人见解并不值钱,但当他们报纸上说话时,那就成了报纸的意见,于是,他们的话也就成了震憾社会的雷鸣般的预言。美国作家 马克·吐温
19.记者是一个普通的人,人都容易犯错误,能够自知无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思考,同时接受思想市场的检验,才能尽可能地避免错误。所以感谢批评者,哪怕是过激的批评。希望不要因为对我个人的善意,演变成对批评者无底线的攻击。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记者 柴静 《一点声明》
20.我跟每个普通人一样都有弱点,有冷酷、有自私、有虚荣心,道德只不过让我看清这些弱点,然后去抑制它,或者从身边的人身上学习优点。一个人的思想跟他的职业是不可分割的,不可能我做记者的时候是一个样,现实生活中又是另外一个样子,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记者 柴静
21.一个记者,最怕的事情,是你在工作,卖命地工作,但你是在为你的制片人,奖金,虚荣心,甚至为你的恐惧…而工作。而丢失了最简单的东西。——它比什么都脆弱,也比什么都坚韧。我和我的节目,都走过了十年。陈虻说过“不要因为走的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记者 柴静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
22.陈氓说:“如果文如其人的话,为什么不从做人开始呢?”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很多年前,我也想过自己不需要做一个完美的人,也跟人争辩过说,我只需要做一名称职的记者。但后来发现一名优秀的记者,在面对每一个新闻事件的时候,都需要先在自己心里的天平上称一称,然后你的弱点和优点在这个职业里面,什么都掩藏不了了。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记者 柴静
23.当然这是开玩笑的说法,实际上赵忠祥出事我们高兴对不对?这是对的。一个人出了事,如果是谈不上对错的事,比如说赵忠祥到海边晒太阳,他光着屁股晒太阳,被狗崽队拍照片出事了,这个时候是记者不对,不是赵忠祥不对。但现实情况中赵忠祥出了事证明他是衣冠禽兽伪君子,这时候我们感到高兴对不对?太对了。这是很正义的高兴。所以我感到高兴并且理直气壮。牛博网创始人 罗永浩
24.三年前,温家宝总理到中央台座谈,我在座问他的问题就是,一个记者经常会有挫折感,请问您怎么保持你当年的情怀?”他说,他去河北视察,在路边见到一位老农民身边放着一幅棺材,他下车问,农民说“太穷了,只好把自己的棺材板拿出来卖掉”他给了农民500块钱,让他回家,他说讲这个故事给你听的用意是,要执著。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不要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记者 柴静
25.我认识日本电影演员栗原小卷,在上世纪80年代她是中国女人的偶像,我前不久去日本还跟她见了一面。我很高兴,她都60岁了,一点也不像那个年纪的人。很多年前,可能在她40岁的时候,我看到记者采访她时问,你怎么还不结婚?她说还没做好准备。当时我还很小,很不理解,我想她都40岁了,怎么还没做好准备?我想现在我理解了。她现在也还是单身,可能也还是没有做好结婚的准备。我想我也是。当代女作家 铁凝
26.直播,始终是一个记者的狂欢。谁都喜欢那一瞬间,肾上腺素急速分泌的感觉。忘掉一切世事。但前提是,看的,问的,是人想知而未知的。还有,懂得在何时沉默,因为事件的自然声有时胜过人的千言万语。昨天三联记者为调查十周年采访,问我从调查中学习到的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说,是我始终对新闻的现场有一种敬畏之心。因为我自知无知----这是我所有观察和思考的起点。现场,并不代表真实。我们所能探寻到的真相,取决于我们对人和世界的认识。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记者 柴静 《直播!直播!》
27.这个问题真的一直是一个大问题。你要是看剧本你就知道,里面没有那么多哭。(记者︰那是因为拍的时候导演要求她们哭的?)不是导演,是演员,演员拿到剧本演到那里眼泪就下来了,那个时候导演就会觉得,唉呀,这也挺好的,因为真正的眼泪是很珍贵的。事后我也和演员讨论说,剧本里那个地方没有哭可是你为什么哭了?她说不行啊,我演到那里眼泪自然就下来了。所以在我的电视里,女主角常常眼泪成河,男主角有的时候会歇斯底里,这些其实都不是我剧本上的,我也不喜欢这样子的。原名陈喆,台湾女作家 琼瑶
28.我知道你根本就没看过《檀香刑》,你是人云亦云。因为,《檀香刑》中被人认为是“残酷”的那些描写,是到了书的二百多页之后才出现的。“记者从来不看书”,你们看不过来,这可以理解。而不看书又要评书论书,这是你们的职业需要,也可以理解。这是半开玩笑的话,你不要认真。但你发表时不要删去这段,因为这很好玩,是我做为被采访者的一次温柔的反抗。我们这些作家,被你们这些记者,像橡皮泥一样,捏了几十年,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说几句反驳的话,希望你们也有点雅量,不要删改。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 莫言
29.哪一天,我们随便进一家医院,遇见的是温柔地和你说话,不会给你开高价药,也不会让你觉得不给红包就不敢上手术台的医生…这个医生去送孩子上学的时候,遇见的是不会向他乱收费,也不靠办补习班贴补家用的老师…这个老师家庭装修的时候,遇见的不会是偷工减料,也不用每年到年底跑到塔吊上用极端的方式向老板索要工资的打工仔…这个打工仔有什么情况要向媒体反映的时候,遇见的是不会向他收车马费,也不靠报票来补稿费的记者…那样的时候,我们的背后一定有了深藏不露却又深植不移的文明。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记者 柴静
30.三毛和我私交蛮深的,我们的年龄也差不多,我们又都是写作的人,所以常常在一起聊天。她在死前的几年,其实非常痛苦。那个时候她常常凌晨三点打电话给我,我们就在电话里讲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有一天我把她绑架到我的家里来,我对她说,你答应我一件事情,不许自杀。我们两人斗了一夜,大概有七、八个小时,最后她答应了我,说她不自杀。我说你答应我不够,回去把这话告诉你妈,要你妈作一个见证,结果她最后就写了一篇文章,她叫我陈姐姐,她说陈姐姐,我恨你。最后她还是走了,她还是选择了自杀。那时我和她辩论只讲了一句话,你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爱你了吗?没有人爱你你就去死!如果有人爱你,你就还有责任,你就应该对爱你的人负责任,你自己选择死,把痛苦留给爱你的人,你现在父母俱全你有什么资格谈死?辩论我可以赢,但是我赢不了她内心想死的那种决心。(记者︰她想死的状态是很长时间了吗?)对,很长时间。她常常半夜用手机打电话给我说,陈姐姐,你知不知道我在哪里?我一看表是凌晨三点了,她说她坐在阳台上的围墙上面,那还在好几层楼上面。我怕她跳下去,就对她说,我们讲话好不好?后来就一直讲到她回房间,继续谈。她每次打这种电话我都害怕她跳楼,我和她一样,生活在她会不会死的恐惧里。最后她死的那一天,是平先生他先得到的消息,一进门他就告诉我︰三毛自杀了。我第一句话就问︰死了还是没有死?他说是死了。我记得当时我说了一句话︰也是一种解脱。她太痛苦了。她的作品给你的感觉是她成天嘻嘻哈哈的,不太在乎什么,可是她真正的人非常孤独,她又是一个绝对不能容忍孤独的人,她对感情上的渴望高过任何人,结果呢,她的生命却很贫乏,她的丈夫那么年轻就离开她了,她的爱、一切都消失了。她也是一个很奇怪的人。我们不谈她了吧!原名陈喆,台湾女作家 琼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