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的名言

31.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清·刘开《问说》。理无专在:真理不能由某人独占。然则:转折连词,那么。这三句大意是:真理不能由某个人独占,而学同又是没有止境的,那么勤问难道可以缺少吗?作者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既然真理不是某人的专利品,圣人的所知所能也有不及愚人的所知所能的时候,学问又是没有止境的,所以“问”就是不可缺少的事。作者从正面说理.又从反面诘问,正反见义,突出了“问”在治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清朝散文家 刘开 《问说》
32.克服一切困难,勤学苦练,早日学会技术。原名雷正兴 雷锋 《雷锋日记》
33.自古圣人亦因往哲之言,师友之言,乃能有进。南宋哲学家 陆九渊
34.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 鲁迅
35.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美国发明家 爱迪生 《会见新闻记者》
36.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成;三冬今足用,谁笑腹中空。

宋·汪洙《神童诗》。本句大意是:学问一定要靠勤勉才能获得。这一名句告诫儿童学习必须刻苦努力:“~,萤窗万卷书”。只有像晋朝人车胤那样不怕家境贫寒,以萤火虫代灯烛,夜以继日地苦读,才有可能成为人才。该名句表现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通俗易懂,含意深刻。

北宋学者 汪洙 《神童诗》
37.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尤其难上难,锻炼品德纯。 陈毅 《陈毅同志诗词选》
38.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清·刘开《问说》。相辅:互相辅助。致疑;发现疑问。致,得。广识:增加、扩大知识。这几句大意是:勤问与好学是相互辅助进行的两件事,不好学无法发现疑问,不勤问无从增长知识。《问说》是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刘开关于“勤问”的一篇论说文,作者针对当时读书人不能虚心问人的陋习,专门论述了“问”在治学中的重要性,阐述了正确的求学态度。文章很类似韩愈的《师说》。~几句论述了“问”与“学”相辅相成的关系,说明两者同等重要,不可或缺,缺一就不能成就学问,警示人们不可轻视虚心向人求教。

清朝散文家 刘开 《问说》
39.在学习上做一眼勤、手勤、脑勤,就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 吴晗
40.奋斗者在汗水汇集的江河里,将事业之舟驶到了理想的彼岸。现代诗人、散文家 徐志摩
41.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郭沫若
4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代书法家 颜真卿
43.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宋代教育家 程颢、程颐 《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44.勤学的人,总是感到时间过得太快;懒惰的人,却总是埋怨时间跑得太慢。 《新格言》 《新格言》
45.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成绩优良,不是天资高,而是辛勤学。 《新格言》 《新格言》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