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的名言

46.君子交有义,不必常相从。

三国·魏·郭遐叔《赠嵇康诗二首》其二。义:情义。这两句大意是:君子之交。重在情义.不必经常厮守相随。郭假叔认为君子相交,义最重要。所以他说:“天地有明理.远近无异同。三仁不齐迹,贵在等贤从。”微子、箕子.比干被称为殷朝“三仁”,他们的事迹不同,但重义却是一致的。现在可以给“义”以新解释.表明交友要以理想、原则、志趣为重。

三国·魏学者 郭遐叔 《赠嵇康诗二首》
47.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三国·魏·曹植《君子行》。未然:还未发生。处:置身于。这两句大意是:高尚的人要预防还未发生的事情,不要置身于犯嫌疑的境地。曹植《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意思是高尚的人应洁身自爱,行为要明智,对于可能被误会和怀疑的处境要预先避免,以免受嫌疑不好洗刷。这两句多用于告诫人们要处事谨慎,要避开嫌疑。

三国文学家 曹植 《君子行》
48.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见南朝·束·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虑:思考,思想。度(duò夺):推测。选两句大意是,用小人的心胸,猜度君子的襟怀。该名句采用对比的手法,使较为抽象的心理如“小人之虑”、“君子之心”之类通过比较,形成反差,形象而易于理解。“以”、“度”两个动词的运用,使抽象的心理带有动作性,符合心理活动的特点。其成功姓还在于以警约的语言揭示出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准确而生动,因此至今沿用不衰。也可说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南朝·宋文学家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49.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固穷:固守其穷。滥:胡作非为。进两句大意是:君子不因穷困而改变其操守,小人穷困了就会胡作非为。~二句以对比的方式写出面对穷困的两种不同的态度:或是固守其穷.不以此改变其追求、理想、信仰、操守,决不拿原则作改变处境的变换条件;或是不肯固守其穷,为改变处境而不惜卖身变节.投靠权贵,甚至为虎作伥。后一种人根本没有信仰,没有道德,他们贪求物欲,“有乳就是娘”.孔子斥之为小人,极为准确。可以此二句说明面对“穷”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劝勉青年应经得住。穷”的考验,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卫灵公》
5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正君子遇到困难自己解决,有缺点反省自己;小人依赖别人,有缺点指责别人。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卫灵公》
5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春秋·孔子《论语·述而》。长:常。戚戚:指面容、神情悒郁悲凄。这两句大意是:君子胸怀坦荡宽广,小人心胸狭窄,常常忧愁。有些人胸怀旷达,无私无畏,因而总是显得无忧无虑,泰然自若。有些人则心胸狭窄,多私心杂念,因而总是显得愁眉苦脸,哀哀戚戚。这两句可以用来形容或说明人们的品质、性格存在种种差异,所以遇事表现很不一样。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述而》
52.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周易·系辞》敬是立身之道,义是处事之道,直和方是名词动用,使之正直、使之方正的意思。这句话可以简浅地解释为:以敬心矫正内在的思想,以义德规范外在的行为。这是就个人修养而言的。

《易经》 《易经》
53.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西汉学者 扬雄
54.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
55.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周易》 《周易》
56.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易经》 《易经》
57.君子慎所择,休与毒兽伍。清代大臣 张廷玉 《杂兴》
58.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唐代诗人 孟郊
59.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唐代诗人 孟郊
60.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
热门名言

1.向上的名言

2.权利的名言

3.激励人的名言

4.爱国的名言

5.光阴的名言

6.相思的名言

热门经典语录

1.苏轼的经典语录

2.林语堂的经典语录

3.温庭筠的经典语录

4.那英的经典语录

5.席绢的经典语录

6.郭沫若的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