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秦观《江城子》[清明天气]。一作张綖词。这几句大意是:初舂时节,香气浓郁的桃李花浅白深红,争奇斗艳,竞相开放。这几句为我们描绘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景,桃李在炫耀自己的色彩,在散发着浓郁的馨香,在争着显示自己的美丽。可用以形容百花盛开的场景。
北宋文学家 秦观 《江城子》元·杨维桢《咏石榴花》。幄(wò沃):帷幕。一拶(zā臜):挤簇成一团,这几句大意是:层层叠叠的密枝浓叶像千重碧绿的帷幕,枝头的榴花像簇挤的疏巾团团火红。花时本来有早有迟,不必赶时髦委身于春日的东风。前两句写石榴的绿叶红花,绚丽多姿。后两句发议论,谈花时各有早晚,不必趋势媚时都争抢着在春天开放。你看,石榴花不与百花争时,任自在五月间开花,不是把初夏也装点得很美吗?
元末明初文学家、书画家 杨维桢 《咏石榴花》唐·王维《红牡丹》。这几句大意是:红牡丹在绿叶丛中,外表显得多么闲静,红色衣衫由淡而渐深,内心却是愁肠欲断,春色岂能知道她的心情!牡丹素有“花王”之称,它国色天香,艳压群芳,在我国十大名花中,它荣居亚军。周恩来总理生前说过:“牡丹是我国的国宝,它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我国人民喜爱牡丹,古今多少诗人画手为它赋诗作画,著文写谱。王维的这首诗,则把红牡丹完全人格化了。作者笔下的红牡丹是一位绝代佳人的形象。她外貌美丽,显得“闲且静”,然而却芳心欲断。她是因春意阑珊、美人迟暮而感伤呢?还是在思念自己的夫君?抑或伤心人另有寄托?作者没有交代原因,给读者留下一片想象和联想的天地。诗句中的“红衣浅复深”暗示花事将残;又因花心细如丝,故生出“愁欲断”的奇思妙想,可谓浑然天成。可用来描写红牡丹,也可用来借歌咏牡丹而抒写自己内心的愁苦之情。
唐代诗人 王维 《红牡丹》唐·钱起《梨花》。笼月:笼罩着月光。徒:徒然。妖红:艳红,微含贬义。这几句大意是:梨花美丽而娴静,如同笼罩着皎洁的月色,清幽的冷香并没有随风飘散;而桃花光彩鲜明却徒然照地,它的艳丽颜色终教人讥笑为“妖红”。梨花清淡素雅,洁白如“笼月”,别具风采,古有“淡客”之称;而桃花的艳红之色颇有艳冶轻佻之嫌,显得不够庄重,故常被人讥笑,绰号“妖红”,不无贬意。~可用来赞美梨花的素洁淡雅。
唐代诗人 钱起 《梨花》唐·孟浩然《春晓》。这两句大意是:暮春季节,春困袭人,一觉醒来,天已大明,只听得处处啼鸟,远近应和,婉转啼鸣,悦耳动听。这是孟浩然极有名的一首诗,后两句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春睡初醒,屋外送来春声阵阵,虽然还在床上,但通过听觉形象,已让人感知室外的春意。小诗平易自然,浅显如话,意境却含蓄深厚,颇得大自然的真趣,因此千百年来传话不已,被前人评日“风流闹美”。可用以表现闲逸之情。
唐代诗人 孟浩然 《春晓》明·于若瀛《咏水仙》。弱蒂:指水仙柔美的花朵。袅袅:形容水仙扁平长条状的叶子随风摇曳,轻柔如云。梅是兄:黄庭坚咏水仙花诗有“山矾是弟梅是兄”之句,认为玉蕊花(山矾)是水仙的弟弟,梅花是水仙的兄长。这几句大意是:水仙柔美的花朵儿微微垂头,随风摇曳的细叶像绿云一样轻柔。论素艳、论芳姿自足压倒群花,凭谁说称梅为兄有充足的理由?黄庭坚以玉蕊、寒梅和水仙作比衬,说水仙花像玉蕊花一样美艳奇香,像梅花一样素雅耐寒,论名次可处于它们之间。于若瀛则认为水仙花无论花之美、花之香、花之耐寒都不在梅花之下,不应在梅花面前俯首称弟,大有为水仙打抱不平之意,写得很有风趣。
明朝官员 于若瀛 《咏水仙》见宋·杨万里《水仙花四首》其三。仍:更,亦。这几句大意是:(水仙花)气韵奇绝芳香更奇绝,月光清丽高洁比不上它的清丽高洁。像俊秀飘逸的天仙不着地面行走,凌波水上姑且借“水仙”作为芳名。赞美水仙的体态、气韵、品格像冰肌玉骨、幽香飘逸的天仙一样美,因为它凌波于盈盈水面,才取了“水仙”这样一个美丽名字。语言含蓄风趣,写物形神兼备。
南宋诗人 杨万里 《水仙花四首》清·李渔《芙蕖》。异馥(fù附):特殊的香气。纳凉:乘凉。这几句大意是:荷叶的淡谈清香和荷花的特殊香味,闻了可以使暑热为之减退,凉气因而产生。~几句写芙蕖的香气不同凡俗。作者运用通感移情的修辞手法,写原本诉诸嗅觉的香气,竟能使人在触觉上产生消暑纳凉的精神效应,把触觉与嗅觉沟通起来,进一步引发和扩大了人的审美感受,从更深的层次上描绘了荷花的美学价值。描写林木花卉的浓郁馨香时,这种手法可供借鉴。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 李渔 《芙蕖》见宋·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这两句大意是:杨花像花又不像花,人们不知道珍惜它,任其飘零。杨花没有美丽的形态,没有撩人的色香,故无人观赏,无人怜惜,自落自飘。这两句一反常人对杨花的鄙薄,而以同情的笔触加以描绘,将杨花的坠落归于人们对它不珍惜,可谓别有新意。
北宋文学家 苏轼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