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允升经典语录

程允升简介:明末清初学者

程允升经典语录

1.宰相必用读书人。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文臣》注引《宋史》载宋太祖语。宰相总揽国家大事,日理万机,事务繁杂,必须知识渊博。知识一方面来之实践经验,但这远远不够,必须多读书,天文、地理,历史等等,无所布知。从书本中获取卸识和经验作为借鉴,来补充实践经验的不足。若孤陋寡闻,知识浅薄,就不能胜任所负的重大责任。可用来要求和评议国家高级干部种负有重任的人要多学习,多读书。

《幼学琼林·文臣》
2.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兄弟》。本句大意是:兄弟是骨肉同胞,有手足之情,关系至为亲密,故世间最为难得。这是对儿童进行教育,说明兄弟之间应相亲相爱的话,虽欠全面,但不无道理。

《幼学琼林·兄弟》
3.丈夫之志,能屈能伸。
4.求士莫求全,用人如用木。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武职》。求全:要求十全十美。用木:匠人用术,取其所长,弃其所短。这两句大意是:寻求人才不要求十全十美,用人就如同匠人使用木材一样。木材的长短、粗细、曲直、质理疏密等等各不相同,匠人根据不同术材的不同特点安排其用途,做到材尽其用。用人也应像用木一样,根据各个人的特长给以任用,倘若求全则无人可用。这两句用以说明对人不可求全,应取长弃短。

《幼学琼林·武职》
5.剖噍藏珠,爱财而不爱奄。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珍宝》。这两句大意是:为了珍藏所爱的财物.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这句话被用来比喻为物伤身,轻重颠倒;或表现有的人财迷心窍,贪婪吝啬到极点。

《幼学琼林·珍宝》
6.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身体》。一息:一口气息,指生命。这两句大意是:只要还有一口气,这个志向就不容许有稍微的懈怠。只要生命不息,就要竭尽全力为一种志向、目标而奋斗不止。这是一种顽强的斗争精种。此条一作“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见《朱子全书》),与此意全同。现多用以表现为着某项事业、某个志向、或某个目标而顽强不息地奋斗。

《幼学琼林·身体》
7.一人之所需,百工斯为备。
8.孟流由于轻浮,精详出于豫暇。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人事》。孟浪:轻率。豫暇:早有准备而从容从事。这两句大意是:事情办得轻率,多是由于办事人轻浮;事情办得精详,多是由于办事人从容。办事不预作准备,不沉着,莽撞而行,其行为必然是轻率,把事办得漏洞百出,如果每办一事,都预先准备,胸有成竹,从从容容,事情就必然办得精细详备。这两句可用于说明事情要办得精详,就要沉着从容;也可用于事后总结经验教训。

《幼学琼林·人事》
9.当知器满则倾,须知物极必反。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人事》。当、须:皆为应该之意。器:欹(qī起)器。古代一种盛水器,尖底,系绳处靠下,当水灌满时,重心上升,很易倾覆。古人常以之置座侧,作为为人处世的警戒。这两句大意是:应该知道欹器满了就会倾倒,事物发展到极点必然走向反面。两句所包含的哲理是:事物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其反面转化。可用来劝诫人们力戒自满,虚心待人;还可用来说明凡事不能走极端,要适可而止。

《幼学琼林·人事》
10.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厌者世态炎凉。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岁时》。世态:社会上人们的态度。炎:热,热情。凉:冷,冷淡。这两句大意是:最可厌恶、最可憎恨的人情世态是:在别人得势时就炎热,在别人失势时就冰凉。社会上有一些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往往采取利己主义的态度,当别人得势时,为了个人的利益就去巴结、奉承,极尽谄媚之能事;当别人失势时,认为对自己没有什么用处了,就冷淡起来。这些人趋炎附势,无情无义,确实可厌可憎。这两句可用于慨叹,抨击恶劣的世风。

《幼学琼林·岁时》
11.为善则流芳百世,为恶则遗臭万年。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人事》。这两句大意是:作好事可以使好名誉永远流传后代,作坏事则会使臭名一直流传万年。此二句以精练的语言,指出千秋功罪,自有历史评说。历史是公正无私的,“善恶昭彰.如影随形”(李汝珍《镜花缘》七十一回),为人民、为祖国作了好事,定可流芳百世;对祖国、对民族犯下罪孽.终将被送到历史的审判台上,遗臭万年。

《幼学琼林·人事》
12.欲心难厌如溪壑,财物易尽若漏卮。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人事》。心:贪求物敞之心。厌:通餍。满足。卮(zhì):盛酒器。这两句大意是:贪求物欲之心犹如深沟长溪,永远难以满足;而财物再多也易挥霍一空,就像底于漏了的酒器,盛得多漏得也多。这两句用形象的比喻说明贪心不足,欲壑难填的道理,使人易于接受,也加强了警戒力量。

《幼学琼林·人事》
13.贫士之肠习藜苋.童人之口餍膏粱。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贫富》。藜(li离):一种草,嫩叶可食。苋(xian现):苋菜。餍(yan艳):饱足。膏粱:肥肉细粮。这两句大意是:贫穷之士吃惯的是藜苋.富贵之人饱食的是膏粮。这两句诗从饮食反映贫富悬殊的日常生活。一“习”字,一“餍”字,说明了这种现象积时之九。诗句揭露了当时社会上贫富的严重不均,反映了作者对贫士的同情。可用以描写封建时代贫者、富者的不同生活。

《幼学琼林·贫富》
14.世路之蓁芜当剔,人心之茅塞须开。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花木》.蓁(zhēn真)芜:荆棘杂草,比喻阻碍。剔:除去。茅塞:茅草壅塞,比喻思路闭塞。这两句大意是:人世间的障碍应该排除,人心中的阻塞应该打开。这是一条劝学的名句。它以世路之阻当除起兴,引出人心之阻须开的话题,从而使怎样“开”人心智成为一个潜话题。正所谓一解俱解,一通百通。“茅塞须开”,首先须要开拓思路;开拓思路,就要施行教育;施行教育必须读书学习,这个道理在仔细领会了~以后便不言自明了。

《幼学琼林·花木》
15.识时务者为俊杰,昧先几者非明哲。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能认清楚形势的才是好汉,对于事情将要发生之前的兆头要有所察觉,不然就算不上明智

《幼学琼林》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