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圣经典语录

31.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32.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这两句大意是:得到众人就得到国家,失去众人就失去国家。国家是由人民组成的,得到人民的拥护国家就得以巩固,失掉人民的拥护,国家就要灭亡。过两句说明了重民爱民的重要性。

《礼记·大学》
33.知其心,然后能教其失也。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失:过失。这两句大意是:教育者要了解被教育者的思想,然后才能挽救他的过失。本名句提出了一条教育原则。这条原则是从教育者的角度设立的。它强调,教育者必须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否则将会无的放矢。因此,“知其心”是前提,只有这样才可能“救其失”,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此原则与现代数育法是相吻合的。

《礼记·学记》
34.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西汉·戴圣《礼记·儒行》。宝:珍爱,珍视。忠信:忠诚信义。这两句大意是:不珍爱金玉,而把忠诚信义当作宝贝。古人在这里把“忠信”看得比“金玉”还要贵重。封建时代的“忠信”,自有其特定的阶级内容。今天如能赋予新义,从为人处事应信守革命道义的角度来理解,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礼记·儒行》
35.临财毋苟得,临建毋苟免。

西汉·戴圣《礼记·曲札上》。毋(wú无):不要。苛得:苟且求得。难(nàn)危难。灾难。这两句大意是:面临财富,不要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取得;面临危难,不要用不正当的方法求幸免。这两句古训,告诚人们不取不义之财,不求苛全性命.要做到临财不贪.临危不惧,至今仍可引以自勉或勉人。

《礼记·曲札上》
36.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庶人:平民百姓。这两句大意是:仪礼不适用于普通的平民百姓,刑罚不能加于上层社会的贵族大夫。此二句露骨地反映了封建法律的不平等性。“礼”与“刑”作为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不过是欺骗镇压人民群众的工具而已。封建社会“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宋苏辙《上皇帝书》)的畸形法律制度,一方面纵容了特权阶层,另一方面引起人民的不满和反对,它的流毒甚远,为害极深,至今仍可见其影响,在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今天,必须进一步肃清法不治贵的流毒。

《礼记·曲礼上》
37.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

西汉·戴圣《礼记·懦行》。称:举,辟(bì毕)通“避”,举:选拔,推荐。怨:有仇怨的人。这两句大意是举荐人才,对内不避自己亲属近人,对外不避与自己有仇怨的人。荐贤举才要有求实精神,不计个人恩怨,一切出于公心,而不应君与个人的关系如何。这两句可用于说明任用干部处理公事要出于公心,大公无私,不避亲怨。

《礼记·懦行》
38.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西汉·戴圣《礼记·坊记》。贵人:把别人看得很尊贵。这两句大意是;把别人看得尊贵而把自己看得轻微.先考虑别人而后考虑自己。尊重别人胜过尊重自己,别人的利益重于自己的利益,这是古人提倡的待人处世之道;妄自尊大、损人利己的行为,是人所不齿的。~的古训在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只是今人在提倡尊重别人的同时,也主张尊重自己,无须自轻自贱。在论述培养谦虚、礼貌、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美德时可化用此句。

《礼记·坊记》
39.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汉·戴圣《礼记·学记》学习是无止境的,知识的积累是无止境的;要时刻注意谨慎言行,不能懈怠!

《礼记·学记》
40.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礼记》
41.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礼记》
42.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4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困:不够。这两句大意是: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不足.教书之后更感觉自己学识不够。这是儒家教育思想中一条很精辟的见解,其立足点在于强调实践对于人的学习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人只有深入学一学,才知道自己知识的贫乏;只有亲自教一教,才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不明白的知识。也就是说,人只有在实践中才会对自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价.才会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由此而形成学习与实践互相作用的循环过程。此条立足于体验.表现出很强的“悟性”.带有华夏民族文化的浓重特点。

《礼记·学记》
4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孤陋寡闻:学识偏狭浅薄,见闻不广。这两句大意是: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就会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一个人再勤备,他所能读的书与掌握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因此,“独学”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治学的人应该以文会友,加强横向联系,互相交换信息,在这种信息的交流中,一方面可以获得许多自己不曾涉足的领域内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见闻,同时也是一个整理、消化和运用自己固有知识的好方法.《礼记·学记》提出~的见解,为加强同道间的交往提供了理论依据,意义十分深远。同时,由于语句质朴真切,有劝谕告诫之意又让人不觉,因而接受起来很方便,这是此名句千古流传的秘密所在。

《礼记·学记》
45.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长(zhang掌):增长。这里是发扬的意思。救:补救。本句大意是:教师,就是发扬人们的优点,并且补救他们各自缺点的人。《札记·学记》说:“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意思是:人们的学习,有的缺点在于贪多,有的缺点在于学得太少.有的缺点在于学得太容曷,有的缺点在干遇到困难就停止。这四种却点,是由于各人心理因素的不同而造成的。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然后才能补救他们的缺点。所以文章接着说:“~。“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心理,故能发扬学生的长处而补救其缺点。这一段话充分肯定了教师在育人方面的特殊作用。

《礼记·学记》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