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经典语录

7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朋:原文指同学。古时“朋”和“友”有所区别: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同门即出自同一老师门下。这两句大意是:有老同学从远方来看望,不也是件很快乐的事吗?老同学远道前来探望,共同追忆过击在一起相处的往事,畅叙别后互相之间的思念之情。自然是人生一大乐事。这两句以反问句式道出,更增加了感情色彩,欣喜之情,益于言表。后世常引用这两句表现故友重逢的快乐,“朋”既可以指老同学,也可以指老朋友。

《论语·学而》
7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载孔子语。工:工匠。善:做好。事:指工匠所干的活。利:使锋利。器:干活用的工具。这两句大意是:工匠想要把活干好,就必须先准备好干活所用的工具。~原是孔子回答子贡问怎样培养仁德时所打的比喻,它生动地说明了“条件”对做好一件事的重要性。缺乏良好条件,不仅会事倍功半,有些事情就无法进行。~已成为格言被广泛引用,告诫人们先准备好精良工具,才能把活干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论语·卫灵公》
78.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固穷:固守其穷。滥:胡作非为。进两句大意是:君子不因穷困而改变其操守,小人穷困了就会胡作非为。~二句以对比的方式写出面对穷困的两种不同的态度:或是固守其穷.不以此改变其追求、理想、信仰、操守,决不拿原则作改变处境的变换条件;或是不肯固守其穷,为改变处境而不惜卖身变节.投靠权贵,甚至为虎作伥。后一种人根本没有信仰,没有道德,他们贪求物欲,“有乳就是娘”.孔子斥之为小人,极为准确。可以此二句说明面对“穷”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劝勉青年应经得住。穷”的考验,

《论语·卫灵公》
7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正君子遇到困难自己解决,有缺点反省自己;小人依赖别人,有缺点指责别人。

《论语·卫灵公》
8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这两句大意是:温习旧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本句期明学习过程中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辩证关系。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近与逐积累的过程。“温故”可以使已习得的知识巩固下来,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知新”则可不断扩大知识面,不断接受新知识,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前进;这些掌握了的新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又会成为“故”,在接触更多新知识之时,又要不断地温习它。学习就是选样一个温故与知新的不间断的过程,实践这一过程的人才能成为良师。此名句简约精警,充满辩证的力量,鼓励着人们奋发学习,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奉行的治学格言。

《论语·为政》
8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春秋·孔子《论语·微子》载楚狂接舆语。往者:过击的事。谏:劝阻,挽回。采者:未来的岁月。追:追赶。这两句大意是: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岁月还可以迎头赶上。这两句可用以劝告人们不要沉溺于对以往错误的追悔,而要目光向前,用新的面貌去迎接新的生活。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梧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之句即由此而来。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

《论语·微子》
8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春秋·孔子《论语·泰伯》载孔子语。由:顺随,听从。知:懂得为什么。这两句大意是:老百姓,可以使他们顺从着我们的道路走去,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这是孔子为当时的统治者谋政而提出的愚民政策,表现出他思想中落后的一面。在他看来,老百姓只有按照统治者的意志行事。而不必懂得为什么要那样做,后来历代的统治者都把这两句话作为愚民的理论依据而加以宣扬和利用,因而有相当的知名度。

《论语·泰伯》
83.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春秋·孔子《论语·泰伯》载孔子语。天下:国家。有道:指政治清明。见:同“现”,指从政。隐:隐居不仕,这两句大意是:国家政治清明,就从政;政治黑暗,就隐居。国家政治清明,统治者能知人、用人,那么就出来参与政事,实现自己经世济时的抱负;如果政治混浊,统治者残暴不仁,昏庸不明,那么就隐居不仕,明哲保身。孔子的这种思想,成为封建社会许多知识分子的处世哲学。可用于反映旧社会知识分子的出处观,也可以出处反指政治的清明与否。

《论语·泰伯》
8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春秋·孔子《论语·述而》。长:常。戚戚:指面容、神情悒郁悲凄。这两句大意是:君子胸怀坦荡宽广,小人心胸狭窄,常常忧愁。有些人胸怀旷达,无私无畏,因而总是显得无忧无虑,泰然自若。有些人则心胸狭窄,多私心杂念,因而总是显得愁眉苦脸,哀哀戚戚。这两句可以用来形容或说明人们的品质、性格存在种种差异,所以遇事表现很不一样。

《论语·述而》
85.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春秋·孔子《论语》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没有人民的信任,国家就保不住了。意思是取信于民是最重要的。

《论语》
86.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这几句话中,前一十君,臣、父、子作动词,后一个君、臣、父、子作名词。这几句大意是: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亲要像父亲,儿于要像儿子。这是齐景公向孔于问政时,孔子回答的一番话。它表明要维护封建社会的秩序,必须建立一套完整而森严的封建等级关系,这一套关系不得打破或逾越,否则君将不君,国将不国,家也将不家了。这是封建伦理的集中体现,现在人们谈到封建社会秩序和封建等级制度时,常常引用这句话。

《论语·颜渊》
87.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88.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见《论语·学而》。人:别人。愠(yùn运):恼怒。君子:指道德修养高尚的人。这两句大意是:别人不理解自己而不抱怨恼怒,不也是很有修养的君子吗?在现实生活中,自己的行为一时不被别人理解的情况是会经常发生的。道德修养较高的人对此或者耐心地加以解释,或者泰然处之,让别人慢慢理解。道德修养差的人则或者沮丧,或者恼怒,但结果总是适得其反。所以孔于把“人不知而不愠”的人称之为“君子”,可见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很容易。可供论述人们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不理解时引用,也可用以称赞某些道德修养很高的人。

《论语·学而》
89.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汉·郑玄注解《孝经·谏诤章》。争:同“诤”,直言规劝。这两句大意是:父亲能有敢对自己直言规劝、及时忠告的儿子,就不会犯大过错而披上不义的罪名。《孝经》是宣扬封建孝道和孝治思想的儒家经典,本不足为训,但这两句可用以说明儿子看到做父亲的有错误言行,应直言相劝,免得他犯更大的错误;父亲见到儿子敢对自己提意见,应被欢迎。从这个每角度理解,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孝经·谏诤章》
90.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

汉·郑玄 注解《孝经·谏诤章》。争友:同“诤友”,能直言规劝的朋友。不离:不失。令名:善名,美名。这两句大意是:人有直言规劝的朋友,经常受忠告,就能不失其美名。诤友不可多得,能听进诤言的人也不多见,如果谄言蜜语不绝于耳,就告酿成不少人生悲剧。困此·~不失为名言,值得人们深思。

《孝经·谏诤章》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