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历史:(1115年-1234年),或称大金、金国、金朝,是位于今日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创建人为金太祖完颜旻,国号金,建于1115年,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后迁都中都,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天兴三年(1234年)时灭于蒙古与南宋联合进攻,共经历10位帝王。金国是当时中国华北地区的一个强大政权,其全盛时代的统治范围为:东北到日本海、黑龙江流域一带;西北到河套地区;西边接壤西夏;南边以秦岭到淮河一线与南宋交界。
金朝名人名言
金·段克己《望月婆罗门引》。本句大意是:东风轻轻地吹动着春寒。诗句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初春天气刚刚转暖,东风犹带寒意的时令特点。“轻扇”二字巧妙、别致,仿佛春寒是被东风轻轻吹起来似的。本句可用于描写早春乍暖还寒的气象。
金代文学家 段克己 《望月婆罗门引》金·元好问《李进之迂轩》。元好问的这句诗,写出了古往今来书生的生活特征,具有很强的艺术概括力。远自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近至目前一般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均可以“清贫”二字概括。可贵的是书生能以清贫自守,不为利驱,不为物役,不求荣华,不慕富贵。创造典型的书生形象时,请不要忘记元好问所说的“书生风味”。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李进之迂轩》金·元好问《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家》神州:中国的别称。陆沉:原指大地下陷而沉没,比喻亡国。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家》金·姚孝锡《咏芍药》。绿萼(è锷):环列在花的最外面托着花冠的叶状薄片叫花萼,一般呈绿色,故称“绿萼”。瘦:花萼较花冠小而叶片簿,故曰瘦。红苞:红芍药的花骨朵。浥:湿润。肥:含苞待放的红药又经雨露的滋润,更显得肥硕饱满。这两句大意是:春风里芍药的绿萼显得瘦小单薄,雨露后将绽的红苞更见饱满肥硕。这首小诗全文是:“~。只愁春梦断,化作彩云飞。”前二句用极工整的对句,实写春风雨露中含苞欲放的红药的意态;后二句则以想象虚写芍药开而复谢时落红纷然,飞若彩云的景象。画面美丽而生动,含蓄而朦胧,富于诗意,耐人品味。
金代文学家 姚孝锡 《咏芍药》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溶溶:月光荡漾的样子。寂寂:寂寞冷落。这两句大意是:月光荡漾,花阴散乱,春夜啊,如此静寂,如此清出幽!这是张生至莺莺居处侧近所咏的诗句,通过对春夜月色的咏叹,表现了张生四海漂泊的寂寞和对爱情的追求,既是写景,又是抒情。可以学习这种蕴情于景的艺术手法,也可借用此诗句以写春夜月色。
金戏曲作家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金·元好问《山居杂诗》。这两句大意是:疏淡的炊烟隐没了宿鸟的踪迹,落日的晚照伴送着耕牛缓缓回村。诗人写宿鸟归巢,以“沉”字形容其渐渐隐没在烟雾里;写耕牛回村,以“送”字形容落日与耕牛相伴“归”去的情景。用语新颖,设想奇特。可用来描写乡村傍晚景色。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山居杂诗》金·董解元《哨遍》。榆钱:即榆荚。榆树的果实,形状像小铜钱,色自成串。这两句大意是:满地都是榆钱,这钱算来难以买住春光。春末,榆钱遍地,作者由它的名称、形状和数量产生联想,发出钱再多也买不住春光的感慨,以幽默的语言抒写了惜春的深情。
金戏曲作家 董解元 《哨遍》见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一。“纵横”句: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称颂北周著名文学家庾信的诗赋到晚年“凌云健笔意纵横”,意谓气势昂扬,意境开阔。俯仰随人:即随人俯扬,人家低头就低头,人家抬头就抬头,亦步亦趋,步人后尘,这两句大意是:写诗应该自抒性情,纵横挥洒,如随人俯仰,陈陈相因,也太可怜了.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九。池塘春草:南朝·齐著名诗人谢灵运《登池上楼》诗中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句。谢家春:因“池塘生春草”是谢氏笔下所描绘的春景,故称“谢家春”。这两句大意是:谢灵运描写新春景色的“池塘生春草”五个字,即使千年万载之后仍然会使人感到很有新意。谢灵运的这两句诗,从眼前常见的事物中捕捉到春天的信息,直书所见,情趣天成,寓神奇于自然,因而历代广为称道。宋人叶梦得说:“‘池塘生存草,园柳变鸣禽’……此语之工,正在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绳削,故非常情所能到。”元好问特别欣赏前一句,不仅称之为“谢家春”,而且不无夸张地断言“万古千秋五字新”,赞叹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可供评价谢灵运诗时引用,也可扩大含意,用于说明优秀的文学作品有着永久的艺术魅力。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十二。西昆:原指宋初流行的一种诗风,此指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郑笺:《诗经》虽有毛公作传,仍难读难懂。后来到了汉末,郑玄又为之作了笺注,人们阅读起来才比较容易理解。这两句大意是:诗人们都喜爱李商隐的诗写得华美,只是遗憾没有人像郑玄给《诗经》作笺那样给他的诗作注解。原诗前二句为:“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毕年。”北宋初年,杨亿、钱惟演等人作诗,极力模仿李商隐,讲究词藻,堆砌典故,注重对仗,当时称这种诗风为“西昆体”。因“西昆派”诗人推崇李商隐,后人遂称李为西昆之祖。李商隐的诗虽情思绵邈,语言华美,但内容往往隐晦艰深,朦胧难明,因而元好问感叹地说:“~”。这两句可供评价李商隐诗时引用。也可只引用后一句,说明或形容有些文学作品含意隐晦,难于理解。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金·王若虚《评东坡山谷四绝》其四。文章:指诗歌的文辞。自得:自己独创。方:始,才。衣钵(bō波):原义是指佛教僧尼师徒相传的袈裟、钵孟等,后泛指师傅的学问技艺。真:真本领,真工夫。这两句大意是:诗歌的文辞靠自己悉心揣摩,独创得来才是最可贵的,老是因袭模仿前人,像佛门弟子接受师傅传授的衣钵一样,哪里是真工夫?原诗是批评宋代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的。江西诗派最讲究化用前人的诗句,并将这种诗文作法标榜为“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实际上是主张从立意到语言都要极力模仿前人。这两句可供引用论述诗文创作要意从已出,力求独创,切忌专事因袭,刻意模仿。
金代文学家 王若虚 《评东坡山谷四绝》金·元好问《论诗绝句》其十一。眼处:指作家眼睛所触及到的景物。暗中摸索:指不接触实际生活,凭空虚拟。这两句大意是:作家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欣赏景物,激发出内心的诗情,自然能写出入神的诗句;倘若不击接触生活,一味暗中摸索,闭门觅句,那样写出来的诗总没有真情实感,缺乏感人的魅力。这两句说明诗歌来源于生活,而不是作家头脑里虚构出来的,闭门造车,剽窃模拟断然写不出好诗来。当时的江西诗派标榜学习杜甫,却不学习杜甫的深人生活,只是学习杜甫诗歌中的个别字句,恰恰是舍本求末,得其皮毛而遗其精髓。~两句针对时弊说明了文学理论上一个重要原则,对诗歌和一切文学创作都有指导意义。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论诗绝句》金·元好问《论诗绝句》其二十九。传语:捎句话。陈正字:即北宋诗人陈师道,曾任秘书省正字,因而称他为陈正字。传说他作诗时常常拥被而卧,苦思苦想,“呻吟如病者,或累日方起”(见施国祁《元遗山诗集笺注》引)。这两句大意是:给那位闭门觅句的陈正字捎句话:可怜他白费精神而对作诗毫无补益。陈师道的诗,主要在形式、技巧上下工夫,特别因为他脱离现实,喜欢“闭门觅句”,以致诗作往往“气象浅露,绝少含蓄”(吴子良评语),“有斧凿之功,无熔炼之妙”(胡应麟评语),甚至被认为“面目可憎”,“神韵都绝”(胡应麟),“点金成铁”(王世贞),“味如嚼蜡”(李调元)。陈师道作诗时呻吟床塌,“累日方起”,真是费尽精神,够辛苦了,而效果却适得其反,主要原因就在于他躲在家中“闭门觅句”,不知道到现实生活中去汲取题材,所以元好问感叹他“可怜无补费精神”。这两句告诉我们,要写出好作品必须深入生活;现在也常常只引用后一句来讽刺有些人尽管费尽心机,却毫无收益。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论诗绝句》金·王若虚《评东坡山谷四绝》其二。这两句大意是:苏轼作诗不假雕琢,信笔写来.如江水从笔底滚滚倾出,诗情豪放,具有惊世骇俗的力量。这首诗的全文是:“~,莫将险语夸劲敌,公自无劳与若争。”这是作者对苏诗不假雕饰,自然惊人,诗情奔放,不可阻遏的艺术功力的高度评价,认为苏诗决非黄山谷诗所能匹敌。后多用以形容文人才思敏捷,挥洒为文,如江水自然流出,滔滔不绝。
金代文学家 王若虚 《评东坡山谷四绝》金·元好问《迈陂塘》。情:指爱情。直教:竟使。相许:互相许托。这两句大意是:请问世界上爱情究竟是什么?竟会使人以生死互相许托。这两句自问自答,赞叹爱情的魅力。古往今来,无论是文学作品中,迁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爱情忠贞不渝,为了爱情可以出生入死。远在汉代,焦仲卿、刘兰芝夫妇为了爱情双双自尽;《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为了爱情抑郁而死,又为爱情死而复生。元好问的诗句以设问的方式,肯定了过种生死不渝的坚贞爱情。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迈陂塘》金·元好问《歧阳》。这两句大意是:野生的蔓草多情地萦绕着战士的尸骨,西下的夕阳为什么还把红彤彤的余光照射着这座荒凉的空城?这首诗写于金哀宗正大八年(公元1231年)蒙古军攻破金凤翔(今陕西凤翔县)以后,“歧阳”即凤翔,诗中的“空城”即凤翔城。当时蒙古进攻金朝已有十年,战乱频仍,河山失色。凤翔城破之后,尸横遍野,流民东徙,城中一片荒芜。“野蔓紫战骨”、“残阳照空城”客观地写出了凤翔失陷以后的惨象;而“有情”、“何意”两词,却涤深地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本来,野蔓、残阳都是无情之物,野蔓牵攀、残阳夕照也都是自然现象。作者在这里以对比之笔,反问之词,称赞野蔓有情,谴责残阳无意,这种褒贬,本属无理,却鲜明地反映了作者极为沉痛的感情,读后也感到自然真切。这种无理有情的笔法,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以加强表情达意的功能,写作时可资借鉴。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歧阳》金·董解元《西厢记》。这两句大意是:美丽的女子伤心啼哭,泪水纵横,脂粉狼藉,就像一场春雨过后,满技血一样鲜红的樱桃滴着晶莹的水珠,又像一柱红色间杂紫色的奇花在向人显示自己的美丽。这里是形容崔莺莺哭了一夜以后的外貌,尽管脂粉狼藉,仍然显得很美丽。设想新奇,比喻生动。可用来描写美丽女子啼哭时的外貌。
金戏曲作家 董解元 《西厢记》金·元好问《两栖曲》。这两句大意是:海枯石烂也不分散的两只鸳鸯,只应成双作对,同生共死。以“海枯石烂”形容永不改变的坚贞爱情,又以“双飞”“双死”形容生死与共的忠诚情谊。这种比拟和夸张的手法,产生出异乎寻常的表达效果,可用来描写鸳鸯,或借以表达对爱情的忠贞。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两栖曲》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这两句大意是:珍惜自己的芳心不要轻易吐露,让那些轻浮的桃李去争风闹春吧!明媚的春天,桃李竞开,争奇斗艳。诗人看到含苞未放的海棠,不由地感叹起来。海棠为什么姗姗来迟呢?是珍惜自己的年华,不肯过早地开放?是爱惜自己的清香,不肯轻易吐出?是爱护自己的名声,不肯与桃李争春斗美?这些原因都可能有,因此诗人才说:要珍惜自己的芳心,不要轻易吐出。很显然,诗人笔下的海棠富有矜持、自重、谦让、淡泊等品格。可以此二句形容海棠,或形容自尊自爱的女性。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金·元好问《杏花杂诗》。宫妆:官女的妆束。这两句大意是:一枝红杏横斜墙外,宛若一位艳妆的宫女,粉脸半露,在晴朗的清晨斜依墙头。用艳妆粉面的宫女含羞半露于墙头,比拟雨后出墙的红杏,楚楚动人。写红杏出墙状,可作参考。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杏花杂诗》金·元好问《中州集·吴学士激诗序》《俞甫索水墨以诗寄之》。这两句大意是:炊烟袅袅在云梢飘拂,留下一缕淡白;白云从山腰中蒸腾而出,把高山映衬得愈显深青。这是用文字画的水墨画。炊烟、浮云都是白色,但浓、淡有别,故炊烟飘拂云梢并不浑然难辨,而是留下一缕淡白;白云、青山颜色分明,对比映衬之下则云愈洁白,山愈深青。作者以画理入诗,故诗中有画。元好问称许作者“字画得其如翁(指宋代画家米芾)笔意。”两句可用来写云烟山水之景,作题画诗更可师法。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中州集·吴学士激诗序》金·董解元《西厢记》卷六。索索:风吹树叶的声音。这两句大意是:秋风一起,草术凋零,原来被茂盛的青草所覆盖的小路又露了出来,通向远方;枫叶为秋风染红,索索作响,满林流泻着一片红光。此二句写得很美:一条幽幽的小路,通向遥远的前方;路边经霜的野草已经衰败凋零,但仍覆盖着路面;远处的枫林已红成一片,枫叶索索,似向秋风挑战,又似为秋风歌唱。以此二句描写秋景,十分恰切。
金戏曲作家 董解元 《西厢记》金·赵元《大暑》。旱云:盛夏的云。燎:挠。浑:简直。甑(zèng赠):古代一种蒸食物用的锅。这两句大意是:赤日烤灼的旱云像带着火在天上飞动,整个天空仿佛都要燃烧起来,白天暑气蒸腾,酷热难当,人简直像坐在蒸锅里。大暑,正值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诗人用两个形象的比喻表现炎热,非常生动。可用以描写盛夏的燥热气候及人的感受。
金朝 赵元 《大暑》见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四。天然:自然。豪华:指华美的辞藻。这两句大意是:一句出自天然的话能使人感到万古常新,摒弃了豪华之气方显出真实淳美的风格。陶渊明作诗一贯追求平淡自然,朴实真淳。后人评价陶渊明的诗,也大多赞美其摒弃雕琢、纯任自然的风格。这里元好问极力肯定陶诗的“天然”、“真纯”,并誉之为“万古新”,既是对陶诗的高度赞美,也表达了他祟尚自然,反对雕琢的艺术主张。可供论述文艺创作贵自然时日引用,也可用以评价其它朴实自然、清新淳美的诗文作品。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川:平野。这几句大意是:不要说男人的心就像铁石,难道你看不见那平原上的片片红叶,都是离人眼里哭出来的血。这几句是《西厢记诸宫调·小亭送别》中张生的唱词。张生与崔莺莺刚刚完婚,就被迫进京赶考。两人难分难舍,“衫袖上盈盈,搵泪不绝。”张生的这几句唱词以“莫道”领起,用的是以退为进的笔法。心如铁石的男儿此时此地也哭得眼中滴血,柔肠萦回的女子就更不必说了。“君不见”二句见景生情,设担满川红叶都是“离人眼中血”染成,则心情之悲、滴血之多可想而知。这几句将离人的悲苦刻画得淋漓尽致,虽有夸张,而联想自然,显得真切动人。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这几句演化成“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笔法为含蓄,但抒情气氛却不如这几句浓烈。
金戏曲作家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诗句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如此深情地忠告?也许,诗人想到了,如果一旦开放,几场风雨之后,花就会很快坠落、凋零,“林花谢了太匆匆”,为了它的不至于很快谢落,为了它的长久,诗人宁愿红蕾深藏。
金末元初诗人、史学家 元好问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