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罗贯中 《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
分:分裂。合:统一。这几句大意是:天下总的发展趋势是分裂的时间长了,到一定时候就会出现统一;统一的时回长了,到一定时候又会出现分裂。
这几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时期是有一定道理的,社会的局面不会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变化着的,“分”和“合”是可以转化的;但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说人类社会就是这样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周而复始,永无定止,就有历史循环论的味道,因为当阶级消灭以后,人类社会终究会走向大同,这也是人类世世代代奋斗的目标。对于政治家来说,就要认清“天下大势”,顺潮流而动。这几句可用来说明天下大势,也可进一步用来说明要认清天下大势,顺应历史潮流。
更多 罗贯中经典语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紧行:急急赶路。本句大意是:走路急了就走不出好步代。在一般情况下,走路的步伐不紧不慢,具有一定的匀称性。而走得急了,就会打破平时的习惯,步伐也就乱了。办事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循序渐进;如果办得急了,就会丢三落四,出现漏洞,很难把事情办好。这句多用于比喻办事不可急躁。
《三国演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七十四回引俗语。
《三国演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折(she舌):亏损。本句大意是:不但赔了夫人,还损失了兵将。东吴孙权为了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采用周瑜的计谋,假意把妹妹嫁给刘备,让刘备到东吴招亲,打算乘机扣留作为人质,逼还荆州。不意弄假成真,刘备真的娶了孙权的妹妹,并乘机带着孙夫人逃回荆州。周瑜派兵追赶,遭到伏击,蜀国军士挖苦地齐声呐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后来人们用此比喻想占别人的便宜,反而遭到双重损失。和俗语“偷鸡不成折把米”的意思相近。
《三国演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睹:看见。本句大意是:拨开云雾始见青天。云开雾散,始见青天,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一般用于含冤受屈之人在得到平反昭雪后抒发个人的感慨;也适用于表明透过现象的迷雾,看到事物的本质。作者在此用了动坷“拨”,表明云雾的散开不是自发的,而是被动的。云雾“拨”了才散,说明只有分析、清理各种现象,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只有重新甄别、审理,才能使含冤受屈之人重见天日。可以此二句形容重见天日,或看清事物的本质。
《三国演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本句大意是:请将出征须用激将法更能奏效。此句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请将不如激将更能奏效。请将,是陈说利害,分析形势,申明大义,让受请之人出山,但受请人出于某种考虑,有时难以奏效。激将,是假说敌人如何厉害,如何目中无人,如何凌辱受请者等等,澈起受请之人与敌人誓不两立决一雄雌的念头,这样,受请之人往往不顾一切,慷慨出征。此句说明古时战争中请将的一种策略和方法,现在也可借以作为请人办事的一种方法。
《三国演义》更多 关于历史潮流的经典语句
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移:改变。这两句大意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不是人力能够改变的。天下大趋势的形成,是由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挤、军事、文化意识、大多数人的意志等等多方面的条件促成的,它一经形成,便具有不可改变性,要想凭一些人的主观意志和努力去改变是不可能的。这两句多用来说明人要认清天下大势,不可逆势而动。
南宋思想家、文学家、诗人 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