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 《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
唐·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
积:累积。泽:水。这两句大意是:山由累积而高,水由累积而长。
积累是量变的主要方式之一,勤于此,则山可高,水可长。学业亦如此,不断的积累才能有所成就。可用于劝学。
更多 刘禹锡经典语句
唐·刘禹锡《天论》务:致力。人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制服自然的。
《天论》更多 关于山的经典语句
《列子·汤问》里的一篇文章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不怕困难。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 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后因感动天帝,所以天帝命大力神的两个儿子搬走两座山。比喻只要有毅力就可以成功。
战国思想家 列子 《列子·汤问》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泰山:山名。古时候的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受敬仰的人或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本句大意是长着眼睛竟然不认识泰山。此句比喻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多用来说自己眼力差,也用来说别人没有眼力,认不出有名望的人。
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本句大意是:登上了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小了。孟子的原话是:“孔子登东山(指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而小鲁,~,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现在常用这句话比喻站得高就能看得远;或说明见识多、阅历广的人眼界就高,对一般事物看不上眼。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尽心上》清·袁枚《李觉出身传评语》写出来的文章要象山一样起起伏伏,不要平淡无味,要写出点波澜,写出点曲折,那才吸引人
清代诗人 袁枚 《李觉出身传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