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语,善用人者为之下。

—— 又称老聃、李耳,我国古代春秋后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 《道德经》

名言解释:

春秋·老子《道德经》。

大意是:善于做将帅的人不逞强尚武,善于作战的人不轻易动怒;经常获胜的人,不炫耀武功。善于用人的人会谦下于人。

此二句是从正面谈不可轻易动武的道理。作者认为:善于作战的人,一定得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能让感情代替理智;善于获胜的人,一定得谦虚、谨慎,不可让胜利冲昏头脑,不能炫耀武力,不能轻易发动战争。如若不是这样,身为将领而脾气暴戾,性情乖张,则很容易中计、上当;获一小胜则沾沾自喜,动则兵戎相见,则一定会兵败身亡。可以此二句强调为将者的气质、修养的重要性。

更多 老子经典语句

1.大巧若拙。
2.强行者有志。
3.祸莫大于轻敌。

春秋·老聃《老子》六十九章。本句大意是:最大的灾祸来自轻敌。轻敌,就会过分迷信自己的实力,从而作出错误的判断;轻敌,就不能正确地分析敌情,容易放松警惕,给敌人造成可乘之机,因此,轻敌为古今兵家之大忌。此句可作为用兵者的座右铭,同时对每人也都具有警戒意义。无论干什么工作,松懈、麻痹、轻敌都会导致失败,甚至会引出不测之祸。

《老子》
4.治大国,若烹小鲜。

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鲜: 鲜美的食物;味美的食物。本句的字面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通行的解释是:治大国就好像煎(煮)小鱼(不要经常翻动)。商·伊尹见商汤是个贤德的君主,便向他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一次,伊尹借汤询问饭菜的事,说:“做菜即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商汤听了,很受启发,便产生重用伊尹之意。商汤和伊尹相谈后,顿觉相见恨晚,当即命伊尹为「阿衡」(宰相),在商汤和伊尹的经营下,商汤的力量开始壮大,想进攻夏桀。

《道德经》
5.为无为,则无不治。

更多 关于领导修养的经典语句

1.闻谤而怒者,谗之囮也;见誊而喜者,佞之媒也。

隋·王通《文中子·魏相》。囮(é娥):鸟媒,捕鸟时用来引诱同类的鸟。佞:用花言巧语谄媚人,这几句大意是:听到指责就发怒的人,这是给善于进谗言、陷害人的人提供媒介;见到赞美便沾沾自喜的人,这是给善于阿姨奉承、献媚取宠的人刨造条件。这几句是说为人应戒骄戒躁。若是听到指责就暴跳如雷,准还敢直言进谏?势必让善于进谗言者趁虚而入,其结果自然是成为卫聋又瞎的孤家寡人。若是听到赞美便喜气洋洋,不可一世,自然给善于献媚邀宠的人提供良机。作者用“囮”,“媒”二字形象地表达了阿涛则怒、见誉则喜的人与谗者。佞者的媒介关系。可以此二句说明一个人,尤其是一个领导者应具有闻谤不怒﹑见誉不喜的修养。

隋代文人 王通 《文中子·魏相》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