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败乃兵家常事。

—— 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

名言解释: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五回。

兵家:原指研究军事的学者,这里是指挥作战的将领。这两句大意是:打胜仗或打败仗是将军们常有的事。

前人有“兵有利钝,战无百胜”(见《三国志·吕蒙传》)之说,可见战争是异常复杂的,其胜负由多种因素构成,难以预料。此句强调胜败为兵家之常事,旨在说明不可将胜负看得太重,尤其是不可将失败看得过重。可用以劝慰失败的将军,也可用来比喻搞竞赛、作科学实验及做其他事情,不能困失败,挫折而泄气。

更多 施耐庵经典语句

1.单丝不成线。

明·施耐庵《水浒》第一百〇八回。本句大意是:单股的丝缕不能制成线。此句比喻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即一个人的力量不如集体的力量。可用于说明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才能办好事情的道理。

《水浒传》
2.自差偏自是。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三回。本句大意是:自己有了差错,还自以为是正确的。这句话表现了某些人的一种心理素质:刚愎自用,固执己见。多用于评论不虚心接受别人意见的现象,也可用于自悔自悟。

《水浒传》
3.有眼不识泰山。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泰山:山名。古时候的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受敬仰的人或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本句大意是长着眼睛竟然不认识泰山。此句比喻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多用来说自己眼力差,也用来说别人没有眼力,认不出有名望的人。

《水浒传》
4.敢怒而不敢言。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本句大意是:胸中有怒气,但是不敢公开发泄或表露出来。“敢怒”,说明了有人格、有血性和不甘逆来顾受;而“不敢言”,则说明其受到某种势力或某种环境的严重压抑。这是一种强压怒火,忍气吞声的心态和情状。可用以表现受压抑状态下的言谈和举止。

《水浒传》
5.有钱可以通神。

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通:相通,通连。本句大意是:钱能使人与神仙相通。在阶级社会里,人们利用商品交换来互通有无,而钱具有商品交换和商品贮存的职能。人们离不开钱,许多人爱钱如命,也有许多人用钱来进行不正当的甚而肮脏的交易。人们就用“~”来比喻只要有钱,什么都能办到,也有说“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与此意同,均属贬义,可用以进行疯喻。

《水浒传》

更多 关于胜败的经典语句

1.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唐·杜牧《题乌江亭》。不期:不能预料。包羞忍辱:能忍受失败的耻辱。这两句大意是:胜败乃兵家常事,谁都难以预料,能忍受先艘的羞辱,才算得上是男子汉。《题乌证亭》原诗为:“~。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诗作抒发了对项羽乌江自刎的惋惜。诗人认为:失败给兵家带来耻辱,但不可过于计较。有些人不怕流血牺牲,却忍受不住失败带来的羞辱,往往为此而自寻短见,这是大可不必的,因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能忍辱含垢,卧薪尝胆,积蓄力量,总结教训,将来一举打败强敌,复仇雪恨,橡越王勾践那样由亡国之君到成为霸主,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可以此二句劝慰那些失败者,希望他们鼓足勇气,振作精神,继续前进。

唐代诗人 杜牧 《题乌江亭》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