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 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管子·正世》

名言解释:

春秋·管仲《管子·正世》。

这两句大意:国家得利最大莫过于社会大治,祸害最大莫过于社会动乱。

国家大治,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生产发展,经济持续繁荣,这是国家所得到的最大的利。而国家动乱,人心惶惶,人民不能从事生产,经济衰败,这是国家最大的祸害。所以治国者应千方百计维护大治的局面。这两句用于明示要制治防乱,以维护国家最大的利益。

更多 管仲经典语句

1.知子莫若父。

春秋·管仲《管子·大匡》。本句大意是: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管子·大匡》说:“~,知臣莫若君。”这是两句古语,《国语·晋语七》作“择臣莫若君,择子莫若父”,(左传·昭公十年》作“择子莫若父,择臣莫若君”,《战国策·赵策二》则作“选子莫若父,论臣莫若君”。现在人们还常用“知子莫如父”这句成语幕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深切了解。

《管子·大匡》
2.量力而知攻。

春秋·管仲《管子·霸言》。料:估计。本句大意是: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才能知道什么时候向敌人进攻最好。《管子》认为:“善攻者料众以攻众,料食以攻食,料备以攻备”,也就是说,一个好的将领,应在充分分析敌我力最对比,肯定自己的力量具有压倒优势以后,再发动进攻,对自己的部队一无所知,对敌人情况了解不明,就随意发动进攻,此乃兵家之大忌。《孙子》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又说:“用兵之法,十则国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可见要根据敌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战术,才能百战不殆。这几句可用以说明知己知彼为兵战的一项重要原则。

《管子·霸言》
3.信不足,安有信。
4.务为不久,盖虚不长。

春秋·管仲《管子·小称》。为:同。“伪”。“务为”即作假。盖:遮盖。虚:虚假。这两句大意是:弄虚作假.时间不会太久;遮盖虚假的事情,时间也不会太长。常言说:“纸包不住火”,“雪里藏不住死人”,假的就是假,隐瞒不能持久。谁若玩弄小聪明,以为自已可以瞒天过海,自己作的假谁也不知道,那他就错了。可用以告诫那些弄虚作假的人不要自以为得计。

《管子·小称》
5.微邪,大邪之所生也。

春秋·管仲《管子·权修》。微:小。邪:邪恶,坏事。这两句大意是:小的坏事,是大坏事产生的根源。量的渐变必然导致质的突变。小事不注意,必铸成大错。可用于对谋事及修身的劝说。

《管子·权修》

更多 关于社会稳定的经典语句

1.乱者思理,危者求安。

唐·柳宗元《礼部为文武百寮请听政表》。这两句大意是:久处动乱之中的人想望着治理,长处于危难中的人寻求安定。思治、思安。是普遍的社会心理。而久处动乱和危机中的人,饱受动乱和危机带来的痛苦和折磨,对社会的稳定和生活的安宁要求更是迫切。这两句对社会心理作了典型概括,发人深思。

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礼部为文武百寮请听政表》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