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 北宋词人 晏几道 《鹧鸪天》

名言解释:

宋·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

魂梦:即“梦魂”。古人认为人有灵魂,在睡梦中灵魂可以离开肉体,称为“梦魂”。这几句大意是:自从分别以后,经常回忆相聚时的欢乐,有多少回又在梦境中和你重逢!

这几句通过梦境写作者对一位歌女的思念之情。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晚上的梦境正好说明白天思念之深。但梦境中的欢乐是虚幻的,短暂的,只足以增加梦醒后的苦涩和惆怅。这几句虽未正面涉及相思之苦,但深挚的相思之情,明显地见于言外。

更多 晏几道经典语句

1.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宋·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彩云:比喻作者眷恋的歌女小蘋。这两句大意是:当时照着小蘋归去的明月还在,而小蘋却已不见了。这首词写作者对小蘋执著的恋情。小蘋本是作者朋友家的歌女,两人一见倾心,写了新词就交给她歌唱。后来朋友病死,歌女们也“流转人间”,不得复见,但作者恋情犹存。这首词就是作者在“春恨却来时”为思忆小蘋而作的。末两句~既有回忆,又有怅恨,写得十分含蓄。当年,作者与小蘋两情相悦,欢会之后,一轮皎洁的明月,映照着小蘋像一朵美丽的彩云飘然归去。如今“曾照彩云归”的明月还在,言外之意是:彩云却永远飘走了。词句以虚笔作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显得特别情深意长。目前,人们赋予“彩云归”以新的含义,常用它来喻指美好的事物飘然归来。

《临江仙》
2.莫如云易散,须似月频圆。

宋·晏几道《临江仙》[旖旎仙花]。顿:屡次,频繁。这两句大意是:不要像浮云那样容易吹散,而应该像月亮那样经常团圆。原词先写与情人的欢会,末尾以~两句表现长相爱、长相聚的心愿。这两句以云之聚散、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形象鲜明,比喻贴切,语近意远。可用以表现愿有情人长聚不散的美好祝福。

《临江仙》
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宋·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这两句大意是:人孤零零地站在落花中,双飞的春燕在微雨中穿行。这两句借用了五代·翁宏《春残》诗的原句。二句看似写景,实际是写人的情态。“落花”往往使人产生伤感之情,“徽雨”每每带给人缠绵之意,而“燕双飞”越发衬托出“人独立”的孤寂,可见这两句所包含的“情”还是很深沉的。可用于表现暮春怀人的情景,或借鉴其融情干景的写作手法。

《临江仙》
4.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宋·晏几道《阮郎归》[旧香残粉]。这两句大意是:一春天还有几行信给我,入秋以来信就更少了。这两句着重写恋情的变化,反映了抒情主人公的愁苦和怅恨。春天,虽然感情已起变化,书信只有寥寥“数行”,总还能带来一些安慰和希望;到了秋天,书信更少,连寥寥数行也难得见到了,可见对方的情意已经十分淡薄。所以抒情主人公在词中发出了“人情恨不如”的慨叹,但她还在苦苦地思念,殷切地盼望。在写作上这两句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加强了表达效果。

《阮郎归》
5.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更多 关于梦的经典语句

1.希望是醒着的梦。古希腊哲学家 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传》
2.剔尽寒灯梦不成。

宋·朱淑真《减字木兰花》[独行独坐]。本句大意是:在凄冷的寒夜,把灯芯都剔尽了,依然无法入睡,因而连梦也无法作成。由于孤独寂寞,心事重重,所以抒情主人公白日黯然神伤,夜晚也无从入眠。唐代白居易《长恨歌》有“孤灯挑尽未成眠”的句子,与此句意思相近。可用来表现孤独的生活处境,或表现内心的难以平静。

宋代女诗人 朱淑真 《减字木兰花》
3.梦啼妆泪红阑干。

唐·白居易《琵琶行》。阑干:形容脸上泪痕纵横的样子。本句大意是:睡梦中啼哭起来,泪水纵横,和脸上的红色胭脂一起流淌。原诗是写琵琶女回想自己欢乐的往事,对照今天的凄凉处境,连梦中也不免要伤心地啼哭起来。可用来描写女子因伤心而梦中啼哭的样子。

唐代诗人 白居易 《琵琶行》
4.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代诗人 王昌龄
5.宗教是人类精神之梦。德国哲学家 费尔巴哈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