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诗人 张继 《枫桥夜泊》
唐·张继《枫桥夜泊》。
这两句大意是:月亮沉落,栖乌悲啼,繁霜满天,江面上渔火闪烁,江边的枫树在夜色中隐现;面对这种景色,满怀愁绪的客子久久不能成眠。
诗人通过月落、乌啼、霜天、江枫、渔火等几种典型景物,组成了一幅凄冷的画面,既写出了秋夜的寂寥寒凉,也通过“愁眠”二字流露出客子的羁旅愁思,具有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这种通过特征性景物创造氛围、描摹意境的高超手法值得学习,也可借以描写江南水乡的秋夜景象。
更多 张继经典语句
唐·张继《金谷园》。这两句大意是:春光不管名花衰败殆尽,只按自己的意志运行;唯有啼鸟年年以哀怨的鸣声,埋怨着春风无情。《金谷园》原诗为:“彩楼歌馆正融融,一骑星飞锦帐空。~”。这是诗人游览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有感于绿珠堕楼而死,石府因此衰败的故事,作此诗以抒怀。诗人以名花喻绿珠,以冷酷的春风喻好色的孙秀,以“啼鸟”喻年年来此凭吊绿珠、谴责孙秀的游人。这两句充满了感伤、凄麻的情调,尤其后一句,哀怨、同情的感情更加鲜明。杜牧的《金谷园》诗中有“日暮东风怨啼鸟”之句,显然是受此句影响而成。可以此二句形容暮春景色,抒发感伤情怀。
《金谷园》唐·张继《枫桥夜泊》。姑苏:苏州市的别称,因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苏州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因唐初诗僧寒山曾住于此而得名。夜半钟声:古时,寺僧有半夜敲钟的风习,《南史》中已有记载。这两句大意是: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传到了泊舟枫桥对愁未眠的客船上。这是唐代诗人张继极有名的一首绝句,是诗人长安落第,漫游吴越,羁旅姑苏时所作。全诗为:“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前两句写诗人寝泊枫桥时所见的朦胧景象与感受:月落、乌啼、江枫、渔火,以及半夜风寒使人产生的霜华满天的感觉。此景此情更勾起了游子的离绪羁思,所以诗人就“对愁眠”了。在黑夜里,人的听觉自然会上升到对外界事物感受的首位,何况诗人是“对愁”而眠的孤舟客子呢?此时,又传来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把寒夜衬托得更加静谧清寥,给诗人难以言传的感受也最为强烈。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不仅在中国流传千古,连日本人也把它收进小学课本里。苏州的枫桥、寒山寺也因这首诗大大提高了知名度,去苏州览赏枫桥景观,聆听寒山寺夜半钟声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枫桥夜泊》更多 关于江南水乡的经典语句
宋·王禹偁《点绛唇》[雨恨云愁]。这两局大意是:从那绿水萦绕的村落和岸边的渔市中,一缕细细的炊烟正向空中袅袅升起。这首诃的上片是:“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先说江南客愁云苦雨,但仍无损水乡天然佳丽的秀色。接着用最富地方色彩的笔触描绘了南国水乡风光。这是一个美丽的鱼米之乡,村落清疏,户居不密,那一缕细细的孤烟,给这清淡的画面带来了生气。诗句笔触淡雅,写江南水乡的恬静风景可作借鉴。
北宋诗人 王禹偁 《点绛唇》唐·皮日休《秋江晓》。万顷:喻阔大,一顷为一百亩。一星:喻细小。这两句大意是:极目眺望,只见万顷碧波,水天一色,浩淼无际;碧空中有一只白鹭在远处飞翔,小得就像一颗星星。这是诗人在一个晴朗的秋日早晨所见的景色,多美的色调,多美的景物,多美的意境!无怪乎诗人心旷神怡地说:“此时放怀望,不厌为浮客”。可用于描写江南水乡的秋景。
晚唐文学家 皮日休 《秋江晓》乐府古辞《江南》。何:多么。田田:形容荷叶挺出水面,饱满劲秀的样子。一说,形容荷叶碧绿茂盛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在江南水乡最宜采莲,莲叶多么茂盛,相连成片。首句说“可采莲”,着一“可”字说明莲子获得丰收;次句抛开莲蓬,专咏荷叶,由莲叶的茂盛,可见莲蓬的长势,喜悦之情自在言外,构思曲折有味。这两句诗可用于描写江南水乡莲子丰收的景象和丰收的喜悦。
《乐府古辞》 《江南》唐·张志和《渔歌子》[西寒山前]。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县西。鳜(gui桂)鱼:一种大口细鳞的名贵淡水鱼。这两句大意是:西塞山前,白鹭翻飞,桃花映着流水,水中的鳜鱼又大又肥。这是一首描写渔夫生活的小令,全词是:“~。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两句写出了渔夫眼前的美景:蓝天、青山,白鹭飞翔,红花、绿水,鳜鱼畅游,动植鳞禽,怡然自乐,绘出一幅清新话泼的水乡风景图,词句诗画相兼、情景交融,适于表现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
唐代道士、词人和诗人 张志和 《渔歌子》见宋·苏轼《夜泛西湖五绝》其四。菰(gū孤):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陵泽、水边,俗称菱白。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浅水或池沼中。这两句大意是:菰蒲无边无际,湖水浩浩荡荡,荷花在夜色中开放,风露中渗透了它的幽香。景物阔大清幽,花香袭人,可用于描写江南水乡夜景。
北宋文学家 苏轼 《夜泛西湖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