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国,若烹小鲜。

—— 又称老聃、李耳,我国古代春秋后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 《道德经》

名言解释:

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

鲜: 鲜美的食物;味美的食物。本句的字面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通行的解释是:治大国就好像煎(煮)小鱼(不要经常翻动)。商·伊尹见商汤是个贤德的君主,便向他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一次,伊尹借汤询问饭菜的事,说:“做菜即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商汤听了,很受启发,便产生重用伊尹之意。商汤和伊尹相谈后,顿觉相见恨晚,当即命伊尹为「阿衡」(宰相),在商汤和伊尹的经营下,商汤的力量开始壮大,想进攻夏桀。

更多 老子经典语句

1.大巧若拙。
2.强行者有志。
3.祸莫大于轻敌。

春秋·老聃《老子》六十九章。本句大意是:最大的灾祸来自轻敌。轻敌,就会过分迷信自己的实力,从而作出错误的判断;轻敌,就不能正确地分析敌情,容易放松警惕,给敌人造成可乘之机,因此,轻敌为古今兵家之大忌。此句可作为用兵者的座右铭,同时对每人也都具有警戒意义。无论干什么工作,松懈、麻痹、轻敌都会导致失败,甚至会引出不测之祸。

《老子》
4.为无为,则无不治。
5.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这两句大意是:谨慎地做到最终,就像开始时一样,就不会有失败和差错。办任何事情,自始至终都应慎之又慎,这样才不会出现差错。大凡人们办事时,容易虎头蛇尾,开始时认真﹑细致、谨慎、严肃,久后则是敷衍、马虎、粗心、草率,这样,往往办不好事情。故老子“慎终如始”的名言告诫人们办事应有始有终,始终如一,这样才不致把事情办糟,这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老子》

更多 关于治理国家的经典语句

1.无为而治。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无为:道家所指顺应自然变化之意;治:治理。顺应自然变化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卫灵公》
2.治以教化为本。元朝末期政治家,军事家 脱脱 《宋史·萧服传》
3.治国无法则必乱。清代大臣 张廷玉 《明史》
4.为无为,则无不治。又称老聃、李耳,我国古代春秋后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
5.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