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经典语录

杜甫简介:唐代诗人

杜甫经典语录

1.干请伤直性。

唐·杜甫《早发》。干请:有所请求而干谒。直性:耿直的本性,本句大意是:有所企求而去请求接见,损害了我耿直的本性。《早发》诗抒写了诗人为奔走谋生而匆匆早发的叹息。诗人说:“侧闻夜来寇,幸喜囊中净。艰危作远客,~”。前二句颇为幽默,后二句可谓伤心之极。杜甫认为自己既不能抗节高隐如怕夷、叔齐受首阳之穷饿,又不屑屈己逢人如张仪、苏秦之朝秦而暮楚.但艰危作客,在现实生活的逼迫下,又不得不去干请,不得不违背自己的处世原则,违背自己的良心,去请求接见。此句生动地写出一个被扭曲了的心灵在痛苦的深渊中拼命挣扎的轨迹,读之令人对杜甫“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精练的语言赞叹不已。可用以抒发不得不去作些委屈违心之事时的心情,或说明作委屈违心之事,将会有损一个人的耿直本性。

《早发》
2.文章憎命达。

唐·杜甫《天末怀李白》。文章:指诗文创作。憎:厌恶。命达:命运显达,指官运亨通。本句大意是:好文章总是憎恶作者命运显达(意即能写出好文章的人,总是命运多舛,仕途坎坷的人)。~和“诗穷而后工”异曲同工,都说明在不合理的封建社会里,飞黄腾达、养尊处优的人写不出有价值的文章来,而沉沦下位、遭贬受辱的作家,才会创作出反映现实、流传后世的优秀作品,屈原、司马迁、曹植、李白、杜甫、苏轼、关汗卿、曹雪芹等卓有成就的作家,都证明了这一文学观象。此句可用于对遭遇坎坷的作家表示同情,也用于说明遭遇不幸的作家常常可以创作出立意不凡的不朽作品。

《天末怀李白》
3.交情老更亲。

唐·杜甫《奉简高三十五使君》。高三十五:指诗人高适,三十五是高适的行第。本句大意是:朋友之问的交情,到了老年历时愈久就更加亲密。高适到蜀州任刺史时,杜甫见到了老朋友分外高兴,写丁这首诗。~现在仍可用于反映交情越老越亲密。

《奉简高三十五使君》
4.轻燕受风斜。

唐·杜甫《春归》。受风:被风吹动。本句大意是:轻盈的双燕迎风斜飞。紫燕双飞,其动作本已轻盈曼妙,和风吹拂,双燕迎风斜舞,更显得绰约可爱。句中的“受”、“斜”二字用得形象贴切,紫燕娇小玲珑,随着春风倾斜着身子轻捷飞行的模样仿佛可见。~和诗人的“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兴二首》其一)都是传世名句。可用以写燕飞之状。

《春归》
5.独耻事干谒。

唐·杜甫《白京赶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干谒(ye页):国有所求而讨好有权势的人。本句大意是:自己把那种讨好奉迎有权势的人的行为,看作是可耻的。可用来描写那些正直的、不肯趋炎附势的人。

《白京赶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6.人生七十古来稀。

唐·杜甫《曲江二首》其二。本句大意是:七十高龄的人自古以来不多见。这句话说明在当时七十岁的人已经算难得的高寿了,后来“古稀”已成“七十岁”的代称。用以称人,有祝贺其已届高寿的意思;用以自称,则有宽慰或自喜已经高寿的意思.解放以后,我国人民的平均年龄大大提高,这句话已不适用,而是“人生七十多来兮”了。

《曲江二首》
7.春城雨色动微寒。

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动:引起。本句大意是:春无到了,城中气候虽已转暖,但一场春雨,又带来了轻微的余寒。本句表现了春天寒暖交替之际的时令特点,可用以描写早春气象。

《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8.晚节渐于诗律细。

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本句大意是:老来对于诗律的要求更加严格。用心精细,力求其工杜甫的诗歌在语言的锤炼科音律的运用上,都是下过苦工夫的。他曾说:“赋诗新句稳,不觉自长吟”,“新诗改罢自长吟”。正是通过反复的推敲、吟咏,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要求自己,才使他的诗歌艺术迷到高度精美的程度。

《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9.当面输心背面笑。

唐·杜甫《莫相疑行》。输心:献纳诚心。本句大意是:当着面装出一副诚心诚意的样子,可是背过脸去便取笑对方。~以极形象的语言,活灵活现地勾勒了两面派的一副可恶嘴脸,可用来描写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两面三刀的行为。

《莫相疑行》
10.白头惟有赤心存。

唐·杜甫《承闻河北诸节度入朝》。赤心:指拥戴朝廷,维护统一的耿耿忠心。本句大意是:虽然到了耄耋之年头发都白了,但对朝廷对国家的一颗赤心仍存。原诗是歌颂当时著名将领李光弼的,开头两句为:“李相将军拥蓟门,”李光弼曾任范阻节度使.兼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建有大功,因为他力挫叛贼,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减轻了人民遭受分裂、战乱的苦难.所以诗人称赞他~.现在可仅用字面的意思,赞扬那些虽至暮年,但壮心不巳,仍忠心耿耿为祖国、为人民勤奋工作的人。也可用于形容那些流落异国他乡的人虽身在海外、行将就木,但仍念念不忘祖国,赤子之心永存。

《承闻河北诸节度入朝》
11.时危始识不世才。

见唐·杜甫《寄秋明府博济》。不世才:有非凡才能者。本句大意是:时世艰危时才能显出有非凡才能的人才。白天不足以显出烛光的明亮,太平岁月不足以显出人的非凡才能,时世艰危,英雄才大有用武之地,才易于显示出自己的非凡才能并被人们所认识。

《寄秋明府博济》
12.挥毫落笔如云烟。
13.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

唐·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七。本句大意是:男子汉尚未建功立业,已是双鬓如染了。此句浓缩了屈原《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的辞意,抒发了身世感慨。杜甫素有匡世报国之志,却始终未得施展。如今年近半百(时四十八岁),功未成,名未就,身已老,且转徒流离,几乎成为饿殍,怎能不叫人伤心,怎能不叫人悲愤!此句抒发叹穷嗟老的感慨,十分感人。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14.昔别是何处?相逢皆老夫。

唐·杜甫《赠高式颜》。这两句大意是:当年我们是在什么地方分手的呢?现在故友相逢,都已成老人了。此二句充满了今昔之感。原诗为:“~。故人还寂寞,削迹共艰虞。自失论文友,空知卖酒垆。平生飞动意,见尔不能无?”诗人见到高式颜,想起高适,想起与李白、高适同游大粱的情景,自然感慨万分。可以此二句表达时光流逝、光明似箭,表达与老朋友重逢叙旧时的感慨。

《赠高式颜》
15.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唐·杜甫《无家别》。何所有:即所有者何。这两句大意是:街坊四邻还有谁幸存呢?所剩下的仅一两个老寡妇了。《无家别》是杜甫反映安史之乱的著名组诗《三吏》、《三别》之一,写一个被征去当兵的单身汉因败阵而回到了家乡,原来“百余家”的乡里现在成了什么样子呢?“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他的四邻的男人们都被官府抓光了,像《石壕吏》所描写的情景一样,所剩的只是寡妇而已;而年轻的寡妇们也早已远逃他乡,所剩的只是年老力衰、苛延残喘的老寡妇而已;即使是老寡妇也所剩无几了,全乡里所剩也不过“一二”而已。~两句概括性强,极富表现力,把安史之乱造成的田庐蒿藜、人少兽多的景象生动地突现出来,故为人们所称道。

《无家别》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