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不相逢未嫁时。

—— 唐代诗人 张籍 《节妇吟》

名言解释:

见张籍《节妇吟》。

本句大意是:只恨在未嫁的时候.没机会和你相逢。

此诗一本题下注云:“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是中唐时期藩镇之一,他利用各种手段拉拢失意文人和中央官吏为其所用.壮大个人势力,与唐王朝闹独立。张籍就是他企图拉拢的一个诗人。但张籍主张统一,反对分裂,决不肯受李的勾引。可是李师道名义上仍是唐朝的节度使.朝廷的命官.不好断然表示拒绝。于是诗人采取比兴手法写了这首《节妇吟》,用古典诗词中以夫妇喻君臣的传统方法,以“妾”自比.以“君”喻李师道。一方面“感君缠绵意”,感谢对方的知;一方面又申明自己是有夫之妇。“事夫誓拟同生死”,保持节操,不能另许。最后,“还君明珠双重泪”,“~”,遗憾不在未嫁之时相逢,今已无可奈何。字面上抒男女情事,委婉深情,骨子里立场坚定,节操自持。现在人们已舍弃这一名句的本来用意,多用它的字面意思:用以表现已婚女子遇到钟情的男人,暗恨相见已晚的遗憾惆怅的心态。

更多 张籍经典语句

1.良马不念秣,烈士不苟营。

唐·张籍《西州》。秣(mo末):牲口的饲料。烈士:有志气的人。苟:苟且。营:营求,钻营。这两句大意是:良马志在千里,不会顾及草料的好坏;志士以天下为己任,不会苟且钻营谋求私利。两句以良马喻志士,以不念秣比不营私,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可借以抒怀明志;也可用以比喻不谋私利,临财不苟的人;还可用它赞颂远大的志向和廉洁的操守。

《西州》
2.眼昏书字大,耳重觉声高。

唐·张籍《咏怀》。眼昏:眼花。耳重(chóng虫):耳聋。这两句大意是:眼花了,写的字越来越大;由于耳聋,不知不觉说话的声音越来越高。在~二句中,诗人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形象地写出老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举止。人老眼花,写小字越来越吃力了,自然是字越写越大。耳聋,自己听不见,便以为别人也听不见,于是说话声越来越高。诗作以白描的手法描写老态,流露出一股淡淡的悲愁,反复读之,同情、感伤之情油然升起。描写龙钟老态可作借鉴。

《咏怀》
3.竹香新雨后,莺语落花中。

唐·张籍《晚春过崔驸马东园》。这两句大意是:一场春雨之后,翠竹泛着清香;在纷飞的落花中,黄莺在唱着惜春之歌。这是一首写晚春之景和惜春之情的诗,下两句是:“莫遣经过少,年光渐觉空。”~两句把雨后翠竹,暮春落花,黄莺娇啼,青竹泛香等等,全都摄人诗中,调动读者的视觉、听觉、嗅觉去感知诗的意境美,而在这充满诗意的美景中又融和着惜春惜花之情。可引用写晚春景色。

《晚春过崔驸马东园》
4.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唐·张籍《忆远》。这两句大意是:我只羡慕门前那两棵并立的柳树,无论何时它们的枝叶都是相依不离的。《忆远》全诗是:“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行人久别,离家万里,归期无日,又值日暮之时,此时此刻,怎能不叫依门盼归的思妇触景生情呢?她不知多少次倚门远望,却总是不见远方归人的身影,只见眼前双柳依偎,难怪她要羡慕了。

《忆远》
5.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张籍《秋思》。匆匆:指家书写得匆忙。行人:指捎信的人。临发:临近出发。开封:打开已经封好的家书。这两句大意是:家书匆匆写就,又担心没有把意思说尽,捎信的人就要上路,又把封好的信打开再审视一番。诗的全文是:“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诗人通过一个生动的细节描写,把写家书的人心有千言万语,叮咛惟恐不至;疑惑写信匆忙,似乎漏掉什么;临行拆封细审,似要补上几句的心态和神态极生动地描绘出来,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作者善于捕捉生活提炼成诗,很值得学习。

《秋思》

更多 关于恨的经典语句

1.真诚的人,不会恨人。法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拿破仑
2.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 屈大均
3.要解心头恨,拔剑斩仇人。评书表演艺术大师 单田芳
4.天下有一知己,可以不恨。当代学者 文学家 林语堂
5.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一回。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这里指夜晚。这两句大意是:人当处于欢乐的时候,总是嫌夜晚太短;处于寂寞的时候,又恼恨五更太长。这是人常有的心理感觉。欢乐时情绪激动,兴奋不已,在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飞快地过去了,出于对欢乐的留恋,就总觉得时间太短。寂寞时痛苦难熬,只盼着夜晚快点过去,好在天亮时使情绪有所调节,就只恼恨夜太长了。一说“苦日难熬,欢时易过”(冯梦龙《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与此意同。可用于写欢乐时或愁苦时人们对时间的感觉。

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