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方象瑛《望雪山》。这两句大意是:乌云散去,千山负雪一片银白;寒霜凝树,万壑枫林醉叶流丹。~两句在以白色群峰为主体的辽阔的大背景上,点染了数不清的灼眼枫叶,冷色与暖色反衬,洁白与鲜红辉映,使整个画面十分绚丽。“霜凝万壑丹”写霜的作用与威力,为大自然涂抹重彩,给初冬景色增添了活力。
清代诗人 方象瑛 《望雪山》唐·徐夤《阙题》。这两句大意是:潮水如倾倒的雪山,在夜色中退回海里去了,远处江边的一叶小舟上,渔夫正在明月朗照下垂钓。这两句写夜间潮回月明、风平浪静之景。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有一种“回文诗”,就是不论顺读还是倒读,都能读得通,而且都协韵律。“回文”也是一种修辞格,它是极力讲求词序有回环往复之趣的一种措辞法。徐夤的这首《阙题》就是一首写海边江畔景物的“回文诗”。它各联顺着读是从夜晚潮回月上直写到天晓红日东升;倒着读则是从白昼之景直写到黑夜之景。无论顺读倒读,写景都很自然,不显斧凿之迹,我们不妨一读:“~。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虹霞海日晴。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唐代诗人 徐夤 《阙题》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古名鲜水或仙海,北魏时始名青海。唐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唐与吐蕃常在这一带发生战争。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汉时是通往西域的一个重要关隘。这两句大意是:青海湖上空浓云弥漫,使雪山也显得昏暗:从戍守的孤城可以远远望见东面的玉门关。这是当时西北边塞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遥望玉门关”也流露了将士的思乡之情。可用来描写西北边陲的景象。
唐代诗人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九道:古谓长江流至浔阳分为九条支流。雪山:形容白波汹涌,堆叠如山。这两句大意是:(登上庐山高峰,只见)万里黄云随着风声飘动,天色变幻;茫茫九脉,白波汹涌奔流,掀起高浪如雪山。诗人豪情满怀,笔墨酣畅,描绘长江景色,境界高远,气象万千,给人以壮美感。
唐代诗人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