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于渍《古宴曲》。胼胝(piánzhī骈之):因劳动手脚上生的老茧。这两句大意是十户人家辛勤劳动,手上结满老茧,才换来这一只凤凰钗。这两句写达官贵人宴席上的侍女的一其厩凰金钗,就要抵得上十户人家的劳动所得。作者用烘云托月的手法,由一点而推及其余,使读者可以想见达官贵人生活之奢华。这种描写方法不仅节省了笔墨,增添了含蓄,也更加深了诗句的思想性,值得借鉴学习。也可用这两句讥讽权贵之家生活的奢侈,剥削的残酷。
唐代诗人 于渍 《古宴曲》清·黄景仁《和容甫》。文章:指羽毛上美丽的花纹。这两句大意是:在云中忽然看见吉祥的凤凰,顿时觉得人间的百鸟黯然失色,全说不上美丽和漂亮。传说凤凰身有五色,华贵无比,凡鸟自然远远比不上,即使锦鸡、鹧鸪等,也相形见绌。这两句可用于描写凤凰,也可用于形容某些品德特别高尚,才能特别出众的不同凡响的人物。
清代诗人 黄景仁 《和容甫》明·方孝孺《感怀》。天风:自天而降的大风。梧桐枝:相传凤凰非楝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非桐梧不栖,是一种极尊贵、极高雅的鸟。这两句大意是:凤凰随着天风而降,夜里栖息在梧桐枝上。凤凰本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圣、尊贵的鸟,人间难得一见,故而诗人想象它只会随着天风而下,也只肯栖息在梧桐枝上。这两句可用于描写凤凰,或用于形容圣洁、高雅的人。
明代文学家 方孝孺 《感怀》唐·张潮《江南行》。这两句大意是:我在梦里总是梦见你乘船而去时的“江上水”,可是,忽然听人传说你如今又到凤凰山去了。诗的前两句是:“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开花人未还”,点明去年秋冬之际在西湾与郎分手,直到今年“莲子开花”的夏秋之交,还不见郎归。~两句说:我积思成梦,梦中所到之地,尽都离不开江水,虽非现实之真,却是梦幻之真。谁知你行踪不定,又离开水路舟楫,跑到凤凰山去了。连我梦中所到之地,也非幻中之真,而成幻中之幻了。作者用美丽的辞藻,宛转的格调,更深一层的写法表现思妇的哀怨相思,十分感人。
唐代诗人 张潮 《江南行》唐·李商隐《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丹山路上桐花万里,花丛中传来一阵阵雏凤的鸣声,这声音比老凤的鸣声来得更清圆。
唐代诗人 李商隐 《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唐·李贺《李凭箜篌引》。昆山:产玉之地。“玉碎”、“风凰叫”:形容弹毒的箜篌乐声。芙蓉:荷花。这两句大意是:(箜篌的)乐声清脆而铿锵,就像昆仓美玉碎裂的声响;乐声又是那么舒缓而悠扬,就像风凰在对舞鸣唱;乐声是如此的惨淡而凄凉,就像芙蓉在秋露下哭泣;乐声又是如此明丽而欢畅,就像春兰在春风中含笑开放。~两句,前句以声写声,着重表现声乐的起伏多变;后句以形写声,刻意渲染声乐的优美动听。作者用充满神话色彩的昆山玉碎、凤凰和鸣的声音,又用芙蓉泣露、香兰绽笑的拟人手法,从多角度多层次地描绘箜篌音乐的时而众弦齐奏,时而一弦独鸣,时而悲咽抑郁,时而欢快酣畅。真是变化多端,奇妙无比,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有形神兼得之妙,并散发出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可以说这是写音乐的诗,也是诗的音乐,是用诗的语言描绘出的音乐的图画。这种别出心裁的描摹音乐的手法,很值得后人学习借鉴。
唐朝诗人 李贺 《李凭箜篌引》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在金陵(今南京市)。相传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有凤凰三只翔集山上,五色文彩,状如孔雀,声音谐和,众鸟群附,时人筑台于山上,名日凤凰台。这两句大意是,昔日五彩凤凰曾翔集在凤凰台上,如今凤凰已去,只有一座空台,陪伴着悠悠不尽、任自东流的长江。~是这首诗的头两句。诗人登临古台,联想到古时的传说,感慨物在人非,世事多变,一种人世倏忽而大自然永存的思古幽情油然而生。这两句意境阔大,感情深沉溉,给全诗笼罩了一层苍凉沉郁的抒情气氛。
唐代诗人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明·王世贞《钦鸟行》。自名:名字叫做。千秋:千岁,千年。国祚(zuò作):国运。这几句大意是:飞来一种五色的神鸟,名字叫做凤凰。这种鸟千年难得一见,见到它则国运盛昌。凤凰只是传说中的一种鸟,别说没有这种鸟,就是有,也和人世间的事没有任何关系,因而所谓“千秋不一见,见者国祚昌”是没有根据的,只不过表达了诗人的一种良好愿望而已。这几句可供描写凤凰,也可用于表现人们对某种理想、愿望的希求。
明代文学家 王世贞 《钦鸟行》唐·徐浩《论书》。隼(sǔn笋):一种凶猛的鸟。戾(lì丽):至,到。翚(huī辉):五彩的野鸡。翟(dí笛):长尾的野鸡。藻:藻饰。曜(yào耀):明亮。这几句大意是:老鹰和隼鸟缺乏彩色羽毛而高飞至云霄,是因为骨力劲捷而气势凶猛,五彩斑斓的长尾野鸡飞翔不过百步,是因为丰腴多肉而体力沉重;如果羽翼绚丽明亮又能振翅高翔,那就是书法中的凤凰。徐浩以禽鸟比书法,说明书法中的艺术精品应该既具丰采又涵骨力,像唐代书学理论家孙过亭所说的“恬憺雍容,内涵筋骨”,达此境界就如禽鸟中的佼佼者凤凰一样,绚丽而又健飞,两美兼备了。
唐代书法家 徐浩 《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