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名言

1.橘逾淮北而为枳。

西周·周公旦《周礼·冬官考工记》。逾:越过。枳(zhǐ纸):枸枳,果内少而酸的一种植物。本句大意是:橘树越过淮河以北就会变成枳子。橘之变枳,是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向转化的结果,这个条件就是气候。这种转化是必然的。另一方面,也提示人们在“条件”的促成作用上可以适当采取对策,增加转化的或然性。

西周政治家 周公旦 《周礼·冬官考工记》
2.枳棘非鸾凤所栖。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仇览传》。枳(zhǐ止)棘:多刺的灌木或小乔小。鸾凤:凤凰一类高贵的鸟,相传它非醴泉不饮,非梧桐不栖。本句大意是:枳棘这样低矮多刺的灌木丛,不是凤凰那样高贵的鸟类所栖居的地方。这句比喻杰出的人物不愿屈就局促的地方,也可用作谦词,说有名的人不肯到自己这小地方来工作。

南朝宋史学家 范晔 《后汉书·仇览传》
3.让绿色与我们共存!
4.健康是最大的节约。
5.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战国·荀况《荀子·劝学》。这两句大意是;(君子)居住必定选择风俗醇美之乡,交游必须接近贤德之士。荀子是。“性恶论”者,他强调人的后天学习、改造的重要性。他认为环境对人有重要影响.所以主张~.认为选择良师益友和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可以使人远邪近正.修身立德。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荀子·劝学》
6.居必择邻,交必良友。

明·侠名《名贤集》。这两句大意是:居住必须选择好的邻居,交游必须选择好的朋友.古人有“近来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认为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受到好的熏陶,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受到坏的影响。这对青少年尤其重要,社会生活中已有不少教训。这两句是从《苟子》的“居必择地,游必就士”、皮日体的。居必择地,行必依贤”演化而来.作为人生箴言,仍可借鉴。

《名贤集》 《名贤集》
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朱:同“蛛”,朱砂.一种红色的颜料。这两句大意是:经常接近朱砂的人会染上红色,经常接近墨石的人会染上黑色。该名句以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阐述交友和处世的道理,说明环境的熏陶,交游的感染,对一个人成长有重要影响。字面上看似叙事,实质是深刻的说理,形式上看似直陈,其实是比喻、象征,手法巧妙,喻理深刻。知名度、引用率颇高,久传不衰,沿用至今。

西晋初年文学家、思想家 傅玄 《太子少傅箴》
8.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9.百业要兴,环保先行。
10.人类要生存,环境要保护
11.环境保护从我身边做起。
12.地球是我家,爱护靠大家
13.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

战国·庄周《庄子·庚桑楚》。厌:厌恶,引申为“嫌”。这两句大意是:鸟兽不嫌山高,鱼鳖不嫌水深。战国·庄周《庄子》的原文是:“夫函车之兽,介而离山,则不免于罔罟之患;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故~。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不厌深眇而已矣。”其本意是告诉人们:巨兽离山,不免遭到罗网;大鱼失水,蝼蚁也能侵害。鸟兽不厌高,鱼鳌不厌深,都是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生活环境以保护自己,所以人也应该有一个“不厌深眇”的藏身之地。按照庄周的理解,这个藏身之地就是隐遁于山林之间。这个意思本不足取,现在可以反其意而用之,以~比喻人也应该寻找一个适合于自己生存、发展的环境条件,以便发挥才智,干出一番事业来。

庄周,战国哲学家 庄子 《庄子·庚桑楚》
14.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唐·王维《济上四贤咏·郑霍二山人》。息明:憩息于树荫之下。这两句大意是:在树荫下憩息。一定要选择没有坏树的地方;到江河中饮水,一定要选择清洁的水源。郑、霍二山人息阴必选良木,饮水必择清源,其生活如此洁净,其品行之冰清玉洁可知。短短十个字,贤士的高洁形象已出.这两句写人的品行,全无抽象的语言,而是以二人所选择的环境作为村托,给人以具体的质感,可谓写人高手.可用于写人的高洁品德,也可用于说明良人须择地而处,其写作方法也值得学习。

唐代诗人 王维 《济上四贤咏·郑霍二山人》
15.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唐·杜甫《佳人》比喻山中隐居的人高洁,而出山之后世风日下,污染了人的灵魂。

唐代诗人 杜甫 《佳人》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