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叫“韦编”。韦,熟牛皮。三:多次。绝:断。本句大意是:翻来覆去地阔读,竞使编联竹简的牛皮绳断了好多次。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读《易》,~。”后来人们就把~用以形容读书十分勤奋,把书读烂了多少回。~的治学精神,至今仍是可以效法的。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孔子世家》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百丈竿头:佛教语,比喻修行到极高的境界。本句大意是:即使一个人修行到了极高的境界,也还需继续修行,因为前边有更高的境界等待你去攀登。此句出自佛教徒的对话录。佛教徒以“百尺竿头”为象征,比喻一种较高的境界。然而达到这种境界并不能使人满足,正像“招贤大师”所云:“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十方世界是全身。”百丈竿头仍不断进步,才可能到达“十方世界”的最高境界。后世人借用其意引而申之,用来阐明人不可骄墩自满,固步自封,敦促人不断进取,积极努力。学习也是这个道理,学无止境就是这个意思。由于其生动、含蓄、富有形象性,历代久传不衰,演为成语,家喻户诵。今人常用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北宋禅师 释道原 《景德传灯录》唐·令狐德棻《周书·李贤传》。这两句大意是:学习既要精深又要勤勉,如果总流于一知半解,不如干脆不学。这是邻人劝勉后来成为北周大将军的李贤学习的名句。李贤从师受业,略观大旨,不求甚解,邻人便以~劝其认真学习。本名句旨在说明治学要严谨,学习要钻研,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该名句用语极为通俗,然而说理深刻,因而很容易为人接受,很容易在民间流传。
唐初史学家 令狐德棻 《周书·李贤传》唐·白居易《与元九书》。胝(zhī支)俗称“茧子”。这两句大意是:(由于苦学勤读,手不停笔),口舌都生了疮,手肘都磨出了茧子。白居易是驰名中外的大诗人,他在文学艺术上的杰出成就,除了他有惊人的才华外,与家庭、社会给予他很大的刺激和督促,以及他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有着重要关系。他在《与元九书》中说自己青年时“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逞寝息,以至于~。”这两句用于激励青年学子勤学苦读,仍有现实慧义。
唐代诗人 白居易 《与元九书》《尚书·君陈》。惟:句首语气词,无义。日:每日,天天。孜孜(zī资):刻苦努力,不懈怠。逸豫:安适,逸乐。这两句大意是:每天勤勤恳恳,不敢安闲逸乐。这两句可供引用形容或描写有些人对工作和学习非常刻苦,经常孜孜不倦,辛勤努力。
《尚书》 《尚书·君陈》唐·孟简《惜分阴》。刺股:指战国时苏秦发奋苦读,在困倦时以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解乏。励:通“砺”,磨炼,振奋。偷光:西汉匡衡好读书,家贫而无烛,凿邻人之壁以引光夜读,后人称为“凿壁偷光”。这两句大意是:苏秦刺股解困正可磨砺人的意志,匡衡凿壁偷光更能加深人的思考。此句勉励人们要发奋努力,珍惜光阴,诗句长于用典,使句子典雅含蓄,耐人品味。两句对仗工稳,给人以整饬的形式美感。
唐朝大臣 孟简 《惜分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