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忙:忙乱无所措。会:会做事。这两句大意是:遇事忙乱无措的人不会做事,会做事的人不会忙乱无措。人往往是这样:遇事忙乱的人,往往是没有经验或才能,不得要领,不知如何应付;而会做事的人,对于所面临的事情心中有数,应对自如,稳操胜券,自然也就不忙乱。这两句正反见义,也可单作“会者不忙”。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清·戴熙《题画》。这两句大意是:渔民打到了鱼,也不能饱自己的肚子,辛辛苦苦为谁而忙呢?这是一道画诗,原画已不可见。诗的前两句是:“早起到陂塘,归来亦夕阳”。显然,画面上不可能展现渔民从早到晚的生活状况,作者是从现实中汲取了素材,饱含着对渔民的同情来写这首诗的。在许多作者的笔下,渔夫的生活是悠闲自在的,充满乐趣的。这些作者往往以高人隐士的眼光来看待渔人的生活,戴熙能注目到渔民的艰辛及“得鱼不自饱”的困苦处境,为他们发出“辛苦为谁忙”的不平之鸣,是可贵的。可以说,这首诗为封建社会的渔民生活作出了真实的写照。
清代画家 戴熙 《题画》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这两句大意是:慌慌张张像无家的狗,急急忙忙像漏网的鱼。这两句描写狼狈逃窜,用比喻刻画了逃跑者的情态,表现出惊慌、恐惧、匆忙、失魂落魄的狼狈相。由于它通俗形象,已成为人们的口浯。可两句并用,也可单用。或用于战败后逃出重围,或用于逃出伏击圈。或用于逃脱看守,或用于遭斥而窜,不一而足。多用于贬义。
元代戏曲作家 郑廷玉 《后庭花》宋·苏轼《初到黄州》。这两句大意是:可笑自己平生为糊口而忙.到老来事业变得更加荒唐。这是一首自嘲诗。苏轼是一个才华过人,自幼便“奋厉有当世志”的人,他在二十二岁时参加科举考试,荣登榜首,一鸣惊,受到皇帝和当朝重臣的赏识,认为他将来可作宰相,苏轼入仕,显然不是为了糊口。可是在当时的新旧党争中,苏轼却动辄得咎,先由朝官而放外任,四十四岁时竟因文字狱被拘乌台,几至丧命;出狱后又被贬黄州。名为团练副使,还被限令“不得签书公事”,形同流放。此时,苏轼已沉浮宦海二十余年,回顾平生,一事无成,所以说“自笑平生为口忙”。当时他正当四十五岁的盛年,并不算老,但因历尽坎坷。容颜和心境都显得苍老了。以宰相之才而成为囚徒逐客,岂不荒唐;这两句自嘲反映了苏轼困顿不堪的人生经历,也反映了他特有的乐观超脱的旷达胸襟。这里的“笑”既是旷达的笑,也是蕴含着辛酸和苦涩的笑。饱经沧桑而又壮志未酬的老人抒怀时,可以借鉴这种意境。
北宋文学家 苏轼 《初到黄州》宋·陆游《净智西窗》。忙生:忙碌。这两句大意是:墙外的蜜蜂飞来又飞去。忙忙碌碌,没个停息,可怜它一天到晚的生活太紧张了。陆游看到蜜蜂忙碌的生活,想到它们最终却并不享有劳动成果,不由发出“可怜”之叹。联系到作者毕生为抗金复国而奋斗,最终却遭谗被黜,在这为蜜蜂而发的慨叹中,又何尝不寄托着身世之感!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净智西窗》宋·欧阳修《望江南》[江南蝶]。这几句大意是:才相伴着游荡的蜜蜂来到小院,又跟随着翻飞的柳絮过了东墙,经常是为花而奔忙。蝴蝶在中国往往被比喻作轻狂薄幸的男子。轻狂的蝴蝶自有轻狂的“游蜂”“飞絮”相伴。蜂与蝶被称为狂蜂浪蝶,飞絮扬花也都被喻为轻狂之辈,“长是为花忙”正反映了蝴蝶“天赋与轻狂”的本性。词句是咏物而不滞留于物,是咏蝶又是借蝶咏人,比兴兼用,使词句有了更丰富的审美价值。可用于绘蝶,又可用于写轻狂的男性。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望江南》唐·郑谷《赵磷郎中席上赋蝴蝶》。这几句大意是:寻觅着艳丽的花朵,又寻觅着鲜花的芳香,像是闲暇,又像是繁忙。在暖气如烟的时候,低飞在馨香的花径,当细雨霏霏之时,停宿在芬芳的花房。诗人细腻地描绘了蝴蝶猎艳觅芳的生活。前两句概述,后两句分承。“暖烟”描写风和日丽之时,“沉”字则逼真地刻画出蝴蝶在花径中留恋忘返之状;“微雨”描绘烟雨朦胧之时,“宿’字则刻画出蝴蝶避雨栖息之姿。“似闲还似忙”句尤为传神。描摹出蝴蝶飞舞时或高或低,或缓或速,不时变幻的动态。可用来描写蝴蝶的活动。
唐代诗人 郑谷 《赵磷郎中席上赋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