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居易《天津桥》。神女浦:神女指宓妃,为洛水之神。浦,水边。神女浦即洛水边。睑(jiǎn检)波:眼波,此指洛水的水波。窈娘堤:洛水上天津桥北的一段河堤。田窈娘井在此,故名“窈娘堤”。这两句大意是:弯如蛾眉的新月傍晚时从洛水之滨升起,洛水像含情脉脉的眼波,在春光中依着窈娘堤缓缓而流。用美妙的比喻描写新月的妩媚和洛水的多情,而且又和神女、窈娘这两个美女形象联系起来,更能启人联想。两句诗把天津桥畔新月初上时的景色如画般描绘出来,令人神往。巧妙的构思,丰富的联想和生动的比喻,都值得学习。
唐代诗人 白居易 《天津桥》唐·白居易《暮江吟》。可怜:可爱。真珠:珍珠。这两句大意是:九月初三的夜景真是可爱,露滴像晶莹的珍珠,新月像张开的弯弓。诗句在赞美秋露新月的同时,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以“真珠”喻露滴,以弯弓喻新月,新颖巧妙,清新逼真,读后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对“露”、“月”视觉形象的精巧比喻,增加了作品的诗情画意。
唐代诗人 白居易 《暮江吟》宋·张先《木兰花》[龙头舴艋]。中庭:庭院里。这两句大意是:庭院里月色皎洁,无数杨花在夜风吹拂下悠悠飞过,疏形轻质,不留下一点影子。此二句写寒食节夜晚的景色。此时皎洁的月光洒满了大地,轻盈的杨花在夜风中悠然飘拂,使人感到冷清、静谧。可用来形容宁静的春夜。
北宋词人 张先 《木兰花》宋·苏轼《念奴娇》[凭高眺远]。桂魄:月的别张。相传月中有桂树,故名。这几句大意是:中秋之夜,皓月腾空,寒光四射,那一碧无垠的秋空都沉浸在清冷的月光之中。这是苏轼著名的中秋咏月词。“桂魄”几句写出了中秋月色皎洁、清冷、寒碧的特征。
北宋文学家 苏轼 《念奴娇》见唐·岑参《银山碛西馆》。银山碛(qì气):又叫银山,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西南的库木什附近。铁门关:关隘名,在今新疆焉耆西五十里,地处银山碛西南。练:白色的熟绢。这两句大意是:在银山碛的关口,风厉如箭,凛凛逼人;铁门关以西洒满皎洁的月色,像白练一样洁白。诗写沙漠月夜特有的景象,显得凄冷而幽静。可用于描写铁门关一带沙海明月的特有景色,“风似箭”、“月如练”可用于形容寒风清月。
唐代诗人 岑参 《银山碛西馆》宋·向子堙《虞美人》[淮阳堂上]。溢:水满向外流出,这里形容月亮散发出寒光。这几句大意是:月亮开始散发出清冷的寒光,暮云已经收尽,皎月朗照下的晴空明净如水,月儿似在水中沉动。描写空中月光,以水喻晴空,又想象月亮在水中流动,实是形容月光皎洁。可用来描写晴空月色。
北宋词人 向子堙 《虞美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沉壁:指沉在水中的月影。壁:圆形的玉,这里比喻明月。这几句大意是:当天上的云雾一扫而空,明月的光辉千里朗照,浮动的波光闪耀着金辉,幽静的月影就像沉在水底的壁玉。这是写月光下的洞庭景色,充满一种幽静之,其中,“浮光跃金”写有风时的月色,“静影沉壁”则写无风时的月色。如此良宵美景,令人神往心醉。写月色满湖的景象,可资借鉴。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 《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