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谢枋得《蚕妇吟》在杜鹃啼叫到四更的时候,蚕妇就已经起来去照看桑蚕了;因为蚕多桑叶少,她很担心蚕吃不饱,不能快快长大。简直不能使人相信,在这透过柳树枝条能见到西沉月亮的时刻,在那高楼大厦里,歌女们还在为官人歌舞而没有归去呢!不信:不能相信。玉人:美人。南宋统治屈服对外妥协,不思国家的统一,整日沉醉在灯红酒绿之中,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而劳动人民却夜以继日地劳动,还维持不了生活。这首诗,通过对地养蚕妇女和官宦歌女的对比描写,对此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南宋文学家 谢枋得 《蚕妇吟》明·于谦《桑》。柯(kē科):树枝。这几句大意是:桑树在一年之中有两次被人们砍伐枝条,在万木丛中所受的苦难最多,为国为民造福的事都是由你来做,却让桃李逍遥自在地整日欣赏笙歌!桑树经济价值很高,桑叶可以养蚕,桑皮可以造纸,故桑树屡遭砍伐。作者以拟人手法赞美桑树“为国为民”不辞遭受砍伐之苦,并以桃李与之对比反衬,虽为咏物,但有明显的寄托。可用来咏桑树,也可用来赞美那种“为国为民”而不惧“苦最多”的人,或讽喻人间的待遇不公。
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于谦 《桑》宋·苏轼《喜雨亭记》。相与:共同。庭·厅堂,贾(gǔ古):商人。古时“贾”指坐商,“商”指行商。忭(biàn汴):高兴。以:因此。愈:痊愈。这几句大意是:(由于久旱得雨)官吏们共同庆贺于厅堂,商人们共同放歌于集市,农民们共同欢乐于四野,忧愁的人因此喜笑颜开,生病的人也因此恢复了健康。这几句写久旱得雨后普天同庆的欢乐场面。排比句的运用,突出了欢乐者之众及欢乐气氛之浓,而不同的人物又有表达欢乐的不同方式(“庆”、“歌”、“忭”)、不同地点(“庭”、“市”、“野”),可见作者观察细致,用词精当。最后写生病的人都因此霍然而愈,更可见喜悦之甚。写作中描写气氛和情态,可以借鉴。
北宋文学家 苏轼 《喜雨亭记》西汉·戴圣《礼记·乐记》。抗:举起来。队:即“坠”(zhuì缀),从高处落下。折:转折。槁(gǎo稿)木:枯木。倨:直而折曲。中(zhòng众):正好符合。矩:画直角或方形用的曲尺。凶:弯曲。钩:圆规。贯珠:一个接一个串起来的珠子。这几句大意是:歌声昂扬,如用力举物;歌声低沉,如物体坠落;歌声婉曲,犹如转折;歌声停止,好像枯木。直而折曲的歌声,方正如矩;委婉的歌声,圆曲如规,联贯起来正如一串珍珠。钱锺书先生根据《乐记》中这一段话,提出了修辞学上的一种手法——“通感”。所谓“通感”是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如歌声本来诉诸于人的听觉,但高亢的歌声如用力举物,就跟人的肌肉运动(触觉)联系了起来;下滑的歌声,如物件下坠,就跟人的视觉联系了起来;刚直的歌声、委婉的歌声都能引起听众情绪的起伏变化,这就是说,音乐不光使人感到悦耳,还能沟通人的其他感觉;不光表现出声音之美,还能“声入心通”,表现出音乐感动人的力量来,“通感说”虽然是今人提出来的,但~这段话说明古人早已注意到了“通感”现象。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