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名言

46.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易,此诗人之难。 《漫斋语录》 《漫斋语录》
47.唯一没有瑕疵的作家是那些从不写作的人。英国散文作家 赫兹里特
48.体无常规,言无常宗,物无常用,景无常取。唐代散文家 皇甫湜
4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春秋·孔子《论语》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质,朴,质朴。文,文采,文饰。野,鄙野。 史: 本指宗庙之祝史,或在官府之掌文书者,这些人往往显得虚伪正经,故史意指虚浮,虚伪。彬彬:这里指文和质均匀配合的样子。孔子在这则语录里提出了“文质彬彬”的说法,这为后人普遍接受,文采和质朴恰当配合是后来文论家们对诗文写作的要求。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
50.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国学大师 王国维
51.论说之出,犹弓矢之发也;论之应理,犹矢之中的。

汉·王允《论衡·超奇篇》。论:古代的一种主要用于说理的文体。矢:箭。应理:顺应事理。中(zhòng众):射着。的(dì地):箭靶。这几句大意是:议论文中的观点一提出来,就如同箭从弓中射出来一样;这种观点必须顺应事理,如同箭射中靶子一样。这几句运用形象的比喻说理,言简意深,可供引用强调说理的文章必须论点明确,持论公正,有的放矢。

汉代官员 王允 《论衡·超奇篇》
52.写作从来就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只是为了安顿自己。当代哲学家、学者、作家 周国平 《各自的朝圣路》
53.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

北宋文学家 苏辙 《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54.随事立体,贵乎精要;意少一字则义阙,句长一言则辞妨。南北朝文学理论家 刘勰 《书记》
55.当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更感觉到故乡跟自己是血脉相连的。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 莫言
56.当夫运思落笔时,觉心手间勃勃欲发之势,便是机神初到之候。清代画家 沈宗骞
57.网络写作颠覆的是对传统写作的话语霸权,并没有颠覆文学本身。当代女作家 铁凝
58.读书造成充实的人,会议造成未能觉悟的人,写作造成正确的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 培根
59.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情不可以显出也,故即事以寓情。

清·刘大櫆《论文偶记》。直指:直接指明。即:就着。寓:寄托。这几句大意是:道理不能直接指明,所以就着物件来说明道理;感情不能明显地表达,所以借助事物来寄托感情。由于“作诗文贵曲”(见袁枚《随园诗话》),所以有些道理要借物为喻,以小见大;有些感情要托事抒写,以隐达显。这些多样化的写作手法,增加了作品的文采和艺术感染力。

清代文人 刘大櫆 《论文偶记》
60.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

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诗家:诗人。率意:任意,随意。造语:创造新的语言、词汇。斯:此。善:好。这几句大意是:诗人们虽然可以随意写作,但要创造出新奇的语言来仍是很困难的。如能作到命意很新颖,语言也往工巧,说出了前人从来没有说过的内容和语言,这才是最高超的。这几句虽然是针对诗歌而言的,但也适用于其它文学形式。可供引用说明在文学创作中贵在创新,力求在立意、语言、手法、风格等方面都有所独创。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六一诗话》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