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的名言

76.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唐·白居易《闺妇》。夜合:植物名,花朝开暮合,此花又名合欢,合昏,是男女爱情的象征。这两句大意是:春天又过去了,辽阳那边还是不见消息;夜合花合起来了,太阳又已西沉。“春尽”说一年又虚度,“日西”说一天又虚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左等右盼,结果还是“无消息”。夜合尚知夜合,花木无情犹且如此,何况有情的人呢?“日之夕矣”,“如之何勿思”!

唐代诗人 白居易 《闺妇》
77.怎得人如天上月,虽暂缺,有时圆。

宋·周紫芝《江城子》[夕阳低尽]。这两句大意是:怎样才能使人们像天上的明月那样,尽管暂时缺损,有时确能团圆。这首词写不得重逢的离恨。抒情主人公与恋人阔别多年,音书不通,“要见也无缘”。面对一轮皓月,深感“月有阴晴圆缺”(见苏轼《水调歌头》),人却有离无合,顿觉人不如月。他不求月常圆,人常聚,只求人像月亮有缺有圆一样,离别后还能重逢。但他知道,这并不算高的要求也无法实现,于是产生了~之叹。这几句看似平淡,而感情深厚,遗恨无穷,有类似境遇者当能体察。

南宋文学家 周紫芝 《江城子》
78.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宋·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这两句大意是:满目河山辽阔苍茫,徒然引起人们对远方朋友的思念;风吹雨打落英缤纷,更使人们增加对春归的感伤。这两句以情景交融之笔写伤春念远的情怀,流露出深沉的忧伤。前一句写远景,境界开阔,情调悲凉。那苍苍茫茫的河山吸引着离人的视线,使他情不自禁地忆念远方的亲友,但是山远水长,相见无期,忆念也是徒然。一个“空”字,在转折中表现了离人的无限惆怅。后一句写近景,境界凄迷,格调缠绵。风风雨雨吹落了枝头的残花,催送着春天归去。这衰败的春景,使离人更感忧伤。这两句词以不同的境界表现相同的感情,“空”字表转折,“更”字示进层,在这一退一进之中,大大增强了词句的表现力。

北宋词人 晏殊 《浣溪沙》
79.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彩笺:精美的彩色笺纸,可用来题诗或写信,这里指代题咏之作。尺素:古人书写用的尺许长的素绢,后用作书信的代称。这两句大意是:想要题一首诗、写一封信寄给你,可是山长水阔,怎么知道你的行踪在何处!~是这首词的结尾。抒情人公望尽天涯,不见所思,便想给远人寄封书信、题首小诗以表思念之情和问候之意,可是,“山长水阔”,对方的行踪都不可知,又能往哪里投寄呢?全词在抒情主人公的叹息中作结,突出了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和无从投递的可悲现实的矛盾,更增添了悲凉的意味。

北宋词人 晏殊 《蝶恋花》
80.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宋·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落絮:落花。含羞:以女子掩面含羞之状写浮云遮月、月色朦胧之景。这两句大意是:飞絮悄悄地飘落,春光默默地堕泪;云影轻轻地浮动,月亮含羞地藏在云后。这是一首怀人感梦之词。“落絮”一联形象丰满,情意绵邈,作者以拟人手法将人的主观感情移注于客观景物之中,人堕泪,春亦堕泪,人含羞,月亦含羞,把自然现象与心理现象交织在一起,加强了感人的艺术魅力。可用来写落花、云月之景,也可写伤春怀人之情。

宋代词人 吴文英 《浣溪沙》
81.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

宋·苏轼《木兰花令》〔梧桐叶上〕。梦魂:古人认为人有灵魂,在睡梦中可以离开肉体,称为梦魂。这两句的意思是:梧桐叶上滴落着三更的雨,惊跑了好梦没处找寻。苏轼与胞弟子由感情深笃,离别后经常思念。这一夜,作者又在梦中与亲人重逢,并且一同“在江亭醉歌舞”,十分惬意。可是好梦不长,三更时分,雨打梧桐,那淅淅沥沥的雨声惊醒了作者的好梦。现实中的他,依然与亲人天各一方。他怀着无限惆怅想再找梦境,已经“无觅处”了。这两句言有尽而意无穷,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及作者内心的寂寞、凄凉、愁苦,尽在不言中。

北宋文学家 苏轼 《木兰花令》
82.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宋·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短松冈:指王弗坟墓所在的山地。古人葬地多种松柏,故称。这几句大意是: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岗上。这是苏轼这首悼亡词的结尾三句。在下阕中,作者先叙梦境:“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后作推想:“~”。作者在这里推己及人,从对面落笔,由自己对亡妻的无穷哀思,推断亡妻一定也在为思念自己而心碎肠断。这种超越生死界限的相思,把全词的悲哀气氛推进到最高度。那“明月夜,短松冈”的凄冷景象,那眷恋尘世,难舍亲人的断肠孤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千年以下读至此处,仍能感到不尽的余哀。写悼亡词可借鉴其意境。

北宋文学家 苏轼 《江城子》
83.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宋·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便做:假设词,即使,纵使。这两句大意是:即使把春江的水都变成眼泪,也流不尽我心里的许多愁思。这是一首写暮春怀人的词,抒情主人公在“飞絮落花时候”触景生情,“动离忧,泪难收”。他面对一江滚滚东流的春水展开联想:即令流滴不绝的眼泪化作满江春水,也流不完自己的满腹忧愁。通过这种夸张的比喻,把离愁的浓重深长刻画得出神入化。李后主曾以春水喻愁,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流传千古,奏观词在此基础上又有创新:前者写愁似一江春水,后者写愁比春江水更多;前者把愁直接比作流水,毕竟比较抽象,后者则以泪为媒介,先写因思念离人而泪流不绝,再以泪流比水流,显得更加自然贴切。

北宋文学家 秦观 《江城子》
84.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宋·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平芜(wú吴):平旷的草地。这两句大意是:平野草地的尽头是春山,远行的人儿更在春山以外。这两句写思妇对远行人的思念。她登高望远,柔肠寸断,伫立终日,仍然不见远行人的踪迹。于是她强自宽慰,嘱咐自己“楼高莫近危阑倚。~。”意思是说:别再上楼去靠着那高高的栏杆痴望了,草原的尽头有春山挡住了视线,而远行人还在春山以外,怎么能够望得见呢?写思妇的情态心理,入木三分。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踏莎行》
85.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宋·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候馆:迎候旅客的馆舍,即旅店。这两句大意是:离家越远,离愁也越无穷,就像那连绵不断的涨起的春水一样。这两句写远行在外的征人的离愁。在一个“草熏风暖”的初春时节,这位征人由“候馆”走上了新的征程。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家中的妻子,走到哪里想到哪里。随着征程的延伸,离家越远,离愁也越深长,征程无尽,离愁无穷。作者把这种可感不可见的愁绪比作旅途中所见的春水,以春水之“迢迢”状离愁之悠远,以春水之“不断”状离愁之绵长。这个贴切的比喻,把抽象的离愁给以物化,使之具体形象,其意境显然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见《虞美人》)一脉相承,状写离愁时可以化用。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踏莎行》
86.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宋·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阑:将尽。灯花:灯心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相传灯花是喜事的预兆。这两句大意是:独自怀抱着深沉的愁苦做不成好梦,长夜将尽还在把灯花剪弄。这是一首抒写离愁的思妇词,~为全词结句。抒情主人公因丈夫远离而愁绪满怀,彻夜未眠,直到东方即将放白,她还“山枕斜欹”,独自剪弄着灯花。传说灯花报喜,也许丈夫快回来了?可是灯花剪了又结,结了又剪,长夜将尽,离人未归。那带来希望的灯花,又带来了更深的愁苦。这句惟妙惟肖的细节描写,将女主人公孤寂、思念、企盼、失望、悲愁等复杂心态含蓄地展示了出来,可谓意蕴丰富,形神兼备,难怪清代词人贺裳誉之为“人神之句”。

宋代女词人 李清照 《蝶恋花》
87.五更归梦二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

宋·黄庭坚《思亲妆州作》。五更:这里指五个更次,从一更至五更,即整夜。这两句大意是:一夜归梦,回到了二百里外的故乡;整日思亲,十二个时辰连续不断。这两句写日夜无已的思亲之情。白天思念亲人,夜晚梦归乡里,思绪无时无刻不在亲人身边。诗句对仗工整,情意深挚。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思亲妆州作》
88.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宋·黄庭坚《寄黄几复》。黄几复;黄庭坚少年时的朋友,写这首诗时,两人已经阔别十年。两句大意是:想当年我们曾在桃李芬芳的春天举杯共坎,如今飘泊江湖,在夜雨中挑灯相思,已经度过了十年光阴。这两句诗在当时就很有名,被张耒评为“奇语”,其中文字均属常见,奇在意境。前一句追叙京城相聚的欢乐,后一句抒写别后思念的深沉。“桃李春风”,景物何其美好,在这阳春季节临风举杯,谈心论文,展望前程,何等痛快!其中的“春风”还暗喻年轻人春风得意的神情,“一杯”又包含了欢聚时间短暂的意思。“江湖夜雨”,景物何其凄清,在飘泊江湖之际,夜雨声声之中挑灯思旧,何等怅恨!其中的“江湖”寄托了仕途不遇之慨,十年又喻示了流转江湖之时久,相互思忆之情长。这两句诗对仗工整,对比鲜明,不著一个动词,纯用景物表情达意,而情长意深,余味无穷,这正是其“奇”之所在。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寄黄几复》
89.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宋·贺铸《杵声齐》[砧面莹]。玉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这里指代西北边地。戍(shù述):防守;戍人即守卫边防的人。这两句大意是:征衣寄到玉门关就有万里之遥,戍守边地的亲人还在玉门关以西更远的地方。这是一首写闺中人思念远戍边地的丈夫的词。她将衣料捣洗干净,缝成征衣,洒泪题词,遥寄边关。她想到玉门关相距万里,而征人的驻地还在玉门关以西,千山万水,不知何时才能寄到,不知他是否来得及用这征衣抵御边关的严寒,更不知征衣到时,他还是否健在。种种忆念,种种忧虑,都蕴含在这两句之中。作者在这里运用了翻进一层的写法,首先极写边关的遥远,然后进而写征人驻地更加遥远。这种写法,把女主人公伤离怀远之情表达得既含蓄,又充分。

北宋词人 贺铸 《杵声齐》
90.静忆家人皆万里,独看帘月到三更。

清·张问陶《月夜书怀》。这两句大意是:晚上静下心来思念万里之外舯家人,独自凝望着帘外的月亮,一直到半夜三更。前句抒写作者对万里之外的亲人的思念,后一句由抒写改为描写,写作者看月的行为,好像是中断了抒情,实际上则是把感情融人了景物的描写之中:那“独看帘月到三更”的身影,显示着更深沉更悠长的思绪。诗句是生活化的,也是自然优美的,很能引起人们心理积淀的共鸣。可学习这种用生活化的语言抒写真情实感的表现方法,也可学习这种以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法。

清代官员、诗人 张问陶 《月夜书怀》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