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简介: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经典语录
宋·林逋《省心录》当面恭维你的人,背后必然要说你的坏话。
《省心录》宋代诗人林逋《省心录》私心太重、私欲太强的话,就会使你丧失理智,做出一些于公不利的事。
《省心录》宋·林逋《省心录》。孩提:也作“提孩”,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可提抱的幼儿,这里泛指幼儿。这两句大意是:善于教育儿女的父(母),在孩子还是幼儿的时候就开始教育。古人已知幼儿教育的重要,现代人自不必言,不仅要“教于孩提”,而且要开始于胎教。
《省心录》宋·林逋《省心录》。这两句大意是:听到规劝自己的善言就拜谢,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就高兴。这两句原出于孟子:“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忠言往往是逆耳的,古往今来,不听忠告者比比皆是,要做到~并不容易,孟子本是把它作为圣人的品德来提的。现在我们以人民利益为重,没有什么不符合人民利益的思想言行舍不得丢弃,因此应该学习古人~的品格。可化用以自勉。
《省心录》宋·林逋《省心录》。耻下问:请教别人为可耻。这两句大意是:知道自己不足的人爱学习,以请教别人为可耻的人自满自足。此条以学与问为尺度,提出了检验人的优劣的标准。《省心录》说:“~.一为君子,一为小人。”这种检验“君子”与“小人”的标准虽然失之偏颇,不一定科学,但是,耻下问者自满,知不足者好学,却是既生动、又准确的论述。此条通过一个肯定和一个否定,旗帜鲜明地表现出自己的主张,带有明显的指向性。
《省心录》宋·林逋《省心录》好施行善的人不谈利益,追逐利益的人不做善事;一旦做了善事,不但要求回报,而且贪得无厌,永不满足。施恩与报恩不应被置于天平的两端,如同作交易一般追求等价。为善者不求回报,一心为善;报恩者心怀感激,诚心回报。双方都不在心里放一台秤,称斤掂两,算计自己的得失。
《省心录》宋·林逋《景行录》以谦逊接人待物的会强大,坚守善行保护自己的会更好。
《景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