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人世句:指自东吴以来,人世又几度兴衰,东晋、宋、齐、粱、陈等建都金陵的王朝也都相继灭亡了。山形:指西塞山。枕:靠,贴。寒流:指深秋的长江。这两句大意是:人世多少回感伤历朝历代的盛衰兴亡,西塞山却依旧枕靠着寒凉的长江。西塞山是长江中流要塞之一,山锁洪流,形势险峻。在西塞山下,曾演出过一幕幕有声有色的历史剧,孙吴、东晋、宋、齐、粱、陈相继更迭,兴建不久就走向衰亡。一个“伤”字,将作者对人事变幻的感慨和盘托出。人事变化的迅速,突出了大自然的永恒,“依旧”二字,不但写出西塞山是六朝兴衰的见证者,而且含有“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的意境,从另一个角度对前句的“伤”字作了补充。
《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乌衣巷》。王谢:六朝时世家豪族中最有势力的两大家族,世居乌衣巷。这两句大意是:王、谢家族早巳是人去室空,昔时在他们家堂前盘桓的燕子,只有飞入寻常百姓家了。本诗通过世家豪门的衰败,抒发作者对沧桑变化的无限感慨。原诗为:“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末尾二句以鸟衣巷上空的飞燕已居住在普通百姓家这事实,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强调了今昔居民的不同,暗含对王谢世族衰败的感慨。语言浅显,含意蕴藉,读起来余味无穷,可用以抒发对沧桑变化的感慨。
《乌衣巷》唐·刘禹锡《送周鲁儒赴举诗》。癖(pī匹):出于对事物偏爱而形成的习惯。把:握,这两句大意是:从小就有喜读诗书的癖好,长年乐此不疲,到现在手指上还留有明显的握笔磨出的茧痕。这是刘禹锡对学有专攻的朋友的赞许。诗句采用夸张的手法,在读书之“癖“上做文章:先在少小童心上浓抹一笔,一跃而写当今,通过一个极大的时间跨度和一个至今犹存的“把笔痕”,突出与强化前边的“读书癖”,从而使漫长的时间也得到了强化。可谓惜墨如金,然而境界全出,兴味盎然。
《送周鲁儒赴举诗》唐·刘禹锡《石头城》。故国:故都,指金陵(石头城)。周遭:四周,指残破的城墙。空城:金陵在六朝时是繁华的都城,唐初废弃,二百余年来已成空城。这两句大意是:群山围绕故都,四周还存在残破的城墙;潮水拍打着已非京都的石头城又寂寞地落下。历史上,六朝均建都于金陵,且国祚极短。后代的文人骚客,多以金陵为题咏史怀古,总结历史教训。本诗也是如此,落笔便将读者带入苍莽悲凉的气氡之中,山川依旧,但石头城昔日的繁华已空无所有,就连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感到它的荒凉而默默退去。诗人将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有凉意的潮声中写,更显出故国的没落萧杀,人事的凄凉坎坷,诗境浑厚、深远,充满了伤感的情绪,很为时人推崇。
《石头城》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徇(xùn迅):依从。弭(mǐ米):平息,消灭。谗诉:进谗言,毁谤。这两句大意是:竭尽真诚可以杜绝嫌疑猜忌,一心为公可以止息谗言谤语。提倡相见以诚,一心为公,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如能做到“尽诚”、“徇公”,即使有了“嫌猜”,有了“谗诉”,也是可以消除的,现在仍可以作为待人处事的准则。
《上杜司徒书》唐·刘禹锡《赏牡丹》。国色:本指在一国内容貌最美的女子,此喻牡丹。这两句大意是:只有牡丹真正具有倾城倾国的美丽,花开时节惊动了京城。本诗是对牡丹的赞美。原作为:“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净少情。~。”诗人认为芍药过于妖艳,荷花缺乏真情,唯有牡丹,典雅庄重,雍容华贵,可称得起“国色”。诗句虽为赞美牡丹,但反映出唐人的审美情趣。唐人以女子丰满秾丽为美,这里以绝色女子与牡丹作比,更见花之美。此二句可用以赞美牡丹。
《赏牡丹》唐·刘禹锡《秋词二首》之二。这两句大意是:在山明水净的清秋,夜里忽降一场轻霜,几树枫叶大都变成深红,间或还有一两枝浅黄。山水明净清白,树色深红浅黄,以这两句吟咏秋色,不仅色彩浓淡有致,而且富于闲雅的情韵。可用于描写秋景。
《秋词二首》唐·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春天树木的新叶催落了旧叶,奔腾的流水前波让位给后波。现在常引用这两句诗比喻新旧事物交替的必然性,说明“新陈代谢”是自然的规律,启示人们支持新生事物。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唐·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六。这两句大意是:无论美人头上的首饰,还是王侯手中的金印,都是甩淘金者从河底无数细沙中淘滤出来的黄金制成的。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淘金妇女的劳动。诗人提取“美人首饰侯王印”这样两种富于典型意义的物象,有力地揭示出一个客观真理,即:所有的社会财富,包括作为统治者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标志的黄金,无一不是劳动人民亲手创造出来的。这样歌颂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对劳动者表示崇敬和同情,对不劳而获者表示不满.立意高而又富于形象性。可甩来颂扬劳动者的创造力,鞭笞统治者不劳而获的行径。
《浪淘沙九首》唐·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九。这两句大意是:流水不息地淘去水中沙砾,前波未平,后波又起。两句在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之中寓有哲理意味。引用时可引申其义,如以“流水”象征进步力量或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表现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的新陈代谢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浪淘沙九首》唐·刘禹锡《浪淘沙》。淘:用水冲洗。簸:摇动。自:来自。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抄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我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点的事物或人们。
《浪淘沙》唐·刘禹锡《贺除虔王等表》。弘:发扬,推广。屈已:克制自己。酌:斟酌,考虑。因时适变:随着时势适应变化。宜:事宜。这两句大意是:要发扬爱护他人、克制自己的道德,考虑随着时势而置鹰变化的事宜。作为人,在道德观念上,时时要爱护他人,为他人的利益着想;而对于自己,要善于克制,不可总想着自已,膨胀自己的欲望。在处事方法上.要随时研究时势,适应时势,不断地有所变化,不可头脑僵化,墨守成规。这样,庶几可成成为一个高尚的、有才能的人。这两句话前句可用于处人,后句可用于处事。
《贺除虔王等表》唐·刘禹锡《洞庭秋月行》。熔金:冶炼溶化的金子。这两句大意是:秋月映人洞庭湖心,湖中万顷层层叠叠的波纹在月光辉映下宛如溶化了的黄金。描写秋月映照于湖水之上,反射出金碧辉煌的光彩,万顷湖波恰似层层叠叠的熔金,这幅图画确实好看。可直接用来描写洞庭秋月,也可用来形容别处的水上月光。
《洞庭秋月行》唐·刘禹锡《迭源中丞充新罗册立使》。烟:指海雾。螯背:《楚辞章句》:鳌,大龟也。鳌背,指碧绿色的龟背状的波涛。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宽阔。鲸波:鲸鱼掀起的狂波,泛指海上巨浪。过两句大意是:海雾开处,龟背似的海波一望无际,千寻碧色;落日映照下的海浪万顷似金,广阔无边。写海上奇观,气势浩大,色彩绚丽,可化用以描写海上景色。
《迭源中丞充新罗册立使》唐·刘禹锡《春日抒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扬八二庶子》。芳菲:花草散发的芳香。游丝:春天昆虫吐出的细丝,因其常随风飘荡于空中,故称游丝。这两句大意是:野草闲花竞相开放,香气扑鼻;大地好像铺上了一层红色的锦缎;游丝在空中撩乱飞舞,蔚蓝的天空好像罩上了一层碧色的绮罗。进两句写春光烂漫时的景象,以“红锦”比地,以“碧罗”喻天,形象非常优美。可用于表现盛春风光。
《春日抒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扬八二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