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唐代诗人 杜牧 《泊秦淮》

名言解释:

唐·杜牧《泊秦淮》。

商女:指以卖唱为职业的歌女。“隔江”句:原指当年隋兵已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陈后主还沉湎于声色之中。这里的“江”借指秦淮河。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陈后主制作的乐曲,陈朝就在这靡摩之音中灭亡,故后人称之为“亡国之音”。这两句大意是:歌女不知道亡国的悲恨,还在秦淮河那边唱着《玉树后庭花》的歌曲。

晚唐时期,唐朝江河日下,国势日趋危急,而当政的官僚贵族仍过着醉生梦死,声色歌舞的生活。作者一次夜泊秦淮河,听见歌女仍在为麻木不仁的听唱者演唱这亡国之音,使诗人产生了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抚景感时,写下这首著名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两句将历史和现实融为一体,既引起人们对陈亡悲剧的追忆,又使人联想到国势危殆的晚唐现实;既辛辣地讽刺了纸醉金迷,苟且偷安的上层人物,又表达了作者以国事为忧的爱国情怀。

更多 杜牧经典语句

1.带叶梨花独送春。

唐·杜牧《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本句大意是:暮春时节,其它花均已凋零,唯有梨花带着绿叶,独自送春归去。此句颂扬了梨花不畏暮春风雨,独自送春归去的风姿。古来文人学者,多以伤春悲秋为题材吟诗作赋。在他们笔下的暮春景物,不是“风雨”,便是“落红”,往往充满凄楚伤感的情调,而此句却以积极的态度去“送春”,绐人以乐观向上的启迪。尤其一个“独’字,仿佛是力排众议,鹤立鸡群一般,更使人钦佩。可用来描绘晚春梨花,或借以颂扬特立独行的人。

《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
2.终日无群伴,溪边吊影孤。

唐·杜牧《鹤》。吊影:即形影相吊,形容孤独的样子。吊,慰问。这两句大意是:溪水边有一只没有侣伴的孤鹤,终日形容相吊。鹤的孤傲超逸,远离尘俗的形象宛然可见。“终日”是从时间角度写,喻其长;“溪边”是从空间角度写,喻其清。可用来描写孤鹤,或寄托孤高情怀。

《鹤》
3.声断碧云外,影孤明月中。

唐·杜牧《别鹤》。声断:声音消逝。这两句大意是:一只别鹤的哀鸣声在碧云外渐渐消逝,它的身影在明亮的月光中显得孤苦伶仃。前句写其“声”,是从听觉角度落笔;后句写其“孤”,是从视觉角度着墨。声“断”而影“孤”,凄苦之情状分明可感。可用来描写孤鹤。

《别鹤》
4.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

唐·杜牧《睦州四韵》掩映:被山遮掩衬托。潺湲(chuányuán蝉原):水慢慢流动。这两句大意是:山野人家为山林草木遮掩衬托,若见若不见。人在山中,所到之处满眼缓缓流水,充耳水声潺潺,别有一番奇趣。此名句状写山行时的真实映象与感受。深山中人家为绿树掩映,给人以亲切感;那无处不在的流泉,更使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描写山中幽景,记叙游山感受时可以借用。

《睦州四韵》
5.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唐·杜牧《长安秋望》。南山:终南山。两相高:终南山与秋色两相争高。这两句大意是:终南山峥嵘巍峨,秋色高远寥廓,两者竞美争胜,山之峻拔,秋之气势,相得益彰。南山是具体的,秋色则是抽象的。秋色的高远寥廓,易于会意却难以言传。诗人用以实托虚的艺术手法,以高耸入云的南山与高远无极的秋色作比,就使人较具体地感受到“秋色”之“高”,同时也衬托出南山的峻拔气势。这一实一虚的比试,可谓互为映衬,相得益彰。由此可以领略诗人别出心裁的构思方法及它给人留下充分想象余地的妙处。

《长安秋望》

更多 关于恨的经典语句

1.恨不相逢未嫁时。

见张籍《节妇吟》。本句大意是:只恨在未嫁的时候.没机会和你相逢。此诗一本题下注云:“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是中唐时期藩镇之一,他利用各种手段拉拢失意文人和中央官吏为其所用.壮大个人势力,与唐王朝闹独立。张籍就是他企图拉拢的一个诗人。但张籍主张统一,反对分裂,决不肯受李的勾引。可是李师道名义上仍是唐朝的节度使.朝廷的命官.不好断然表示拒绝。于是诗人采取比兴手法写了这首《节妇吟》,用古典诗词中以夫妇喻君臣的传统方法,以“妾”自比.以“君”喻李师道。一方面“感君缠绵意”,感谢对方的知;一方面又申明自己是有夫之妇。“事夫誓拟同生死”,保持节操,不能另许。最后,“还君明珠双重泪”,“~”,遗憾不在未嫁之时相逢,今已无可奈何。字面上抒男女情事,委婉深情,骨子里立场坚定,节操自持。现在人们已舍弃这一名句的本来用意,多用它的字面意思:用以表现已婚女子遇到钟情的男人,暗恨相见已晚的遗憾惆怅的心态。

唐代诗人 张籍 《节妇吟》
2.真诚的人,不会恨人。法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拿破仑
3.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 屈大均
4.要解心头恨,拔剑斩仇人。评书表演艺术大师 单田芳
5.天下有一知己,可以不恨。当代学者 文学家 林语堂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