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名言

1.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来已。

唐·韦应物《观田家》。宿储:隔夜的存粮。徭役,劳役。这两句大意是:农民家中已没有隔夜的存粮,而官府的劳役仍然无休无止。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疾苦的关怀和同情。作者在诗中先描写了农民“田家几日闲”“归来景常晏”的繁忙耕作,由此联想列繁重的徭役给农民的耕作和生活带来的沉重负担;已经是“仓廪无宿储”了,可是“徭枝犹未已”。可用以反映繁重的劳役对农事的冲击和对农民生活造成的极端困苦。

唐代诗人 韦应物 《观田家》
2.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唐·聂夷中《伤田家》。粜(tiào跳):出卖粮食。这两句大意是:二月里春蚕始生就预先出卖新丝,五月里秧苗还在田里又预先出售新谷。这两句写农家为了救饥荒,不到收获季节就忍痛预卖当年的收获品。提前出售新丝新谷,可见农家生活之困苦;而新丝新谷未获已卖,明年又将靠什么生活?诗句反映了农民的生活已穷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流露了作者对贫苦农民的无限同情。

唐代诗人 聂夷中 《伤田家》
3.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唐·白居易《观刈麦》。这两句大意是:割麦的农民冒着炎阳尽力收割,好像不觉得天热力疲,只知道珍惜长长夏日的宝贵时光。炎阳当空,酷热难当。在田野劳动的人谁不想到树荫下休息片刻,喝杯清茶消渴解乏。而刈麦者却~。他的“不知热”和卖炭翁前“愿天寒”一样,也是一种反常的心态。这两句把为衣食所迫的劳动人民的心理刻画入微。没有对下层社会生活的深入了解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厚同情,是写不出这样看似平易却非常感人的诗句的。

唐代诗人 白居易 《观刈麦》
4.里胥扣我门,日夕苦煎促。

宋·梅尧臣《田家语》。里胥:乡里中担任公差的小吏。煎促:催促。这两句大意是:乡中小吏来敲我家的门,白无夜晚苦苦催逼煎熬。可用来描写旧社会农民被剥削的情形。

北宋诗人 梅尧臣 《田家语》
5.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

明·于谦《荒村》。这两句大意是:壁破墙穿,寒风四透,梁倒屋漏,月如堕床。这两句写居住在荒村的贫苦农民的情景。本来是房屋破烂不堪,挡不住寒风,诗人却说“风生屋”;本来是屋粱倒坍,房顶露天,诗人却说“月堕床”。这样写,不仅把普普通通的事物形象化,而且把“风”和“月”写成主动者,平添了情趣,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于谦 《荒村》
6.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见唐·王维《渭川田家》荆扉(fēi非):柴门。这两句大意是:村野老人傍晚时思念着牧童,倚着拐杖在柴门旁等候着他放牧归来。这里描绘出一幅夕阳西下时恬静的农村生活图画,通过野老候归的形象,反映了淳朴的民风,流露出作者喜爱田园生活的心情。今天可用来描写淳朴可亲的老农形象。

唐代诗人 王维 《渭川田家》
7.谷太贱则伤农,太贵是伤末。

宋·苏轼《乞免五谷力胜税钱札子》。谷:此处泛指各种粮食。伤:损害。末:古代常指农业以外的其它行业,特别是商业。这两句大意是:粮食的价格太贱,会损害农民的利益;粮食的价格太贵,会损害除农业以外的其它行业的利益。这两句可供论述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时引用,也可引申其义.用于说明制定各种政案法令、规章制度时,要综合考虑,兼顾各十方面的利益。

北宋文学家 苏轼 《乞免五谷力胜税钱札子》
8.偃息深林下,从生是农夫。立身既质直,出语无谄谀。唐代诗人 寒山
9.工人一双手,平地起高楼;农民一双手,瘦地出香油。
10.农民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 毛泽东
11.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从农民,由于辛勤劳动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些,生活先好起来。 邓小平
12.凡是创造自己幸福的人,应该做全体工人和农民的幸福的匠人和创造者。当他成为一切人幸福的匠人时,他就会成为自己自身幸福的匠人了。前苏联政治家、早期国家领导人 加里宁
13.在当前这个时代,凡是信得过的诚实的不灌酒的工作者,只有在知识分子和农民当中,也就是说在这两个极端当中,才找得到——此外就找不到了。俄国小说家,戏剧家 契诃夫
14.积累知识,也应该有农民积肥的劲头,捡的范围要宽,不要限制太多……牛粪、羊粪、人粪都一概捡回来,让它们统统变成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当代历史学家、诗人 邓拓
15.中央台的春节晚会多次啊!吐了好几年不能再看了。那还不如东北农民过年呢!大红大绿多土啊!他们真的特别可笑,以为大红大绿是中国人。……你看春节晚会一开始,金光闪闪,你看那帮女的都跟姨太太似的。当代作家 王朔
老办法 Copyright (C) 2009-2012 www.laoban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39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