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朱熹《朱子语录》。篙:撑船的器具。这两句大意是:治学就好像捧逆水而上的船,一篙紧接一篙,不可一刻放松。此条以一个十分生动的比喻,表现治学过程的内在特征。这种内在持征本来是比较空泛而抽象的,朱熹借用一个逆水行舟的例子,便把它生动、具体地昭示出来,使之具有直观性与语言的技巧性。此后,以行船喻治学,称“逆水行舟,不进刚退”,成为一种常见的劝学方法。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朱子语录》清·郑燮《竹石》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清代画家、书法家 郑板桥 《郑板桥集》清·郑燮(xiè谢)《竹石》。尔:你。这几句大意是:牢牢地咬住青山毫不放松,深深地扎根在岩石缝中,历经种种磨难依然坚定强劲,任凭你刮的是东风西风南风北风!这几句诗借题咏青竹的“坚劲”,抒写了作者的高洁理想。首句不是客观地记述青竹扎根于青山,而说它主观上牢牢地“咬定青山”,这就突出了竹子挺拨坚定、毫不动摇的品性。三、四句侧重于借题发挥,既写竹,更喻人。那“千磨万击”既指折磨竹子的自然界的风霜雨雪,也指人世间的种种磨难;而“东西南北风”也不仅是自然界的风云,更指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任尔”两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表现了对种种歪风邪气的篾视。作者托物言志,表明白己也要像青竹一样保持坚定不移的节操,决不看风使舵,决不受歪风邪气的侵扰。可用以赞美竹子的品性,敢颂人们坚定高洁的志行;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可资借鉴。
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 郑燮 《竹石》